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

2021-08-06 02:02:36王永莉宁园吴丽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风湿性认同感瓣膜

王永莉 宁园 吴丽娜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主要是由风湿热活动所致的瓣膜损害(包括腱索、瓣环、瓣叶、乳头肌的异常),瓣口关闭不全或者出现狭窄,引起心脏或者全身的损害。患有此病患者大多病情较重,目前该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1]。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最终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但该手术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或者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并且也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术后恢复过程较长[2-3]。研究表明[4],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因其术后恢复过程比较艰难,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引发各种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临床常规护理,还要进行康复护理,提高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是目前主推的新型护理管理理念,其护理理念将各个护理环节中的护理缺陷趋向于“ 零”,在护理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审慎态度追求完美的护理,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减少错误发生。陈惠姗等[5]在研究中发现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运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近几年来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也广受医护人员的青睐,但目前有关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临床研究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这一领域涉及较少,本研究探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9 年 2 月 — 2020 年 12月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 80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且符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排除条件: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有手术禁忌证。按照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8~73岁,平均53.24±3.8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1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9~75岁,平均53.19±3.8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3例,Ⅳ级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审批得到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做好术前询问、术中配合、术后宣教等。

1.2.2 观察组 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

(1)术前护理:①常规护理。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心排出量逐渐减少,容易引发静脉栓塞,要适当调整病床角度,做好四肢按摩,指导患者定时翻身,因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存在营养吸收障碍。因此也要做好术前患者的营养支持工作,增加氨基酸及脂肪酸等食物摄入,逐步提高患者的营养吸收能力。②心理护理。术前因患者担忧手术,负面情绪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脏负担,影响手术效果。术前主管护士和麻醉师要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基本流程、疾病相关知识,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心理指导,以减少其内心焦虑及恐惧。③术前准备。术前1d做好备皮,严格执行抗生素皮试医嘱,备好手术当天注射诱导麻醉药物、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及心电监护仪。指导患者术前多卧床休息,术前1周氧气吸入,每日3次。做好盐分的控制及液体摄入,进行离子检查,纠正电解质紊乱,使患者自身机体条件保持良好。给予相应的正性肌力药物,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使其能够耐受手术。

(2)术后护理: ①循环系统监测。患者术后及时进行心电监测,重点监测心率,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师,并给予相应处理。监测血压、尿量等,使患者维持正常循环血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②做好术后引流。手术当天密切观察患者胸管引流量,若引流量过多要不断挤捏, 引流出纵膈与心包内的血液,注意引流液颜色及引流量。③保持电解质平衡。术后第1天电解质的摄入量要比尿量小,后每日摄入量与尿量保持平衡状态,术后做好离子监测。④ 做好抗凝监测。术后积极进行抗凝治疗,严格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监测凝血情况,告知患者需口服抗凝药物,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保障用药安全。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电解质失衡、心力衰竭、低心排综合征、其他。

(2)生活质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生存质量的相关标准,评定内容包括食欲、乏力、运动、疼痛及睡眠情况,分值为0~4分,患者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6]。

(3)护理认同感: 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护理认同感调查问卷”评定,出院前发放给患者,根据其主观感觉评定患者的主管护士在住院期间各项护理技能(如护士应对临床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协助患者翻身及处理压疮等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态度( 沟通时的语气、语速及微笑情况等) 、住院环境( 温度、湿度、卫生等)3个方面的认同感,每项为10分,得分越高证明护理认同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食欲、乏力、运动、疼痛及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食欲、乏力、运动、疼痛及睡眠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认同感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认同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认同感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心病科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主要体现在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对患者实行瓣膜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7]。但瓣膜置换术后易诱发许多并发症,术后护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8]。因此给予患者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研究指出[9-10],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运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研究指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心力衰竭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11]。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过程中通过全程循环系统监测、术后引流、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做好抗凝监测一系列措施,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运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术后针对性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围手术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12]。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主观上尽可能避免错误发生,护理的各个环节都追求完美。通过为患者做好按摩,指导患者翻身,做好营养支持工作及心理护理等有效措施,增加了患者的食欲,缓解了乏力症状,减轻了疼痛,改善了运动及睡眠情况,进而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认同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运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认同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极其复杂,术后对机体的创伤也较大,患者术后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13-15]。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会指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树立更加耐心、细心的服务意识,通过医护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可减少患者内心的焦虑及抑郁,增加患者的护理认同感。

综上所述,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护理认同感。

猜你喜欢
风湿性认同感瓣膜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大学生(2017年10期)2017-10-23 18:35:06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3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