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起来,又何妨

2021-08-04 10:43:33编辑部
教育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条条大路通罗马提线木偶野孩子

编辑部

当前,许多校园里没有了嬉笑和讨论的氛围,许多父母期待拥有一个乖孩子,“听话式”教育、“静宝宝”教育占据着不少学校和家庭的阵地。然而,表面的安静、乖巧,真的是教育的成功吗?

知乎上一个提问揭示了“乖孩子”的困境: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不少成人眼里的“乖孩子”,其实只是顺从和迎合的“提线木偶”。当孩子压抑了所处年龄段的诸多本能,不敢表露真实的意愿,不敢提出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不被允许做独特的事、说独特的话、有个性化的奇思妙想,只是为了讨好成年人,那么未来的他,就会缺乏主见和想法,也要默默经受内心的痛楚与折磨。

没有一个孩子不顽皮,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常说,调皮的“野孩子”聪明、有出息。因为试错的机会特别多,他能用独特的方式探索世界,而人类的想象力、创造性,恰恰隐藏在生活中的“捣乱”行为里。“野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环境里奔跑嬉戏、打破常规,在无拘无束的游戏里奇思妙想、百无禁忌,展现并找到了内在的自我,懂得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灵活的思维会让他们掌握更多解决事情的途径,也清晰自己的真正所需,走一条不被安排的人生之路。

今天的教育,需要将儿童从“乖孩子”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做回“野孩子”。“野”并非全無规则、处处冒犯,而是从强势、高压的氛围解放出来,在亲自尝试、思考中学会适应世界的法则,以野性精神跃动生命力量。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野孩子”越来越少?“野”一点,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如何从物理、生理、心理空间创设条件,让更多孩子“野”起来?本期“聚焦”,我们一起探寻。如同一位教育从业者阐述“野性精神”时所呼唤的:“世界沉闷得太久了,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吧。”野起来,又何妨!

猜你喜欢
条条大路通罗马提线木偶野孩子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少儿美术(2020年10期)2020-11-05 09:01:22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44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及改善路径研究
艺术家(2019年5期)2019-12-16 19:30:56
夏天做个野孩子
女报(2019年6期)2019-09-10 07:22:44
一天早晨
散文诗世界(2019年6期)2019-09-10 00:14:33
画与话
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斗兽场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金色年华(2016年10期)2016-02-28 0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