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的作用、特质和建构

2021-08-04 21:50:38王春瑜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特质作用建构

王春瑜

[摘  要] 在《辞海》里,游戏的解释有三:①游乐,玩耍;②嬉戏;③娱乐活动。从广义上讲,游戏是指人们在相关规则限制下进行的娱乐活动。关于小学数学游戏,是指寓小学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但具有数学的特有属性——科学性和教育性,而且具有游戏的本质属性——娱乐性和规则性。

[关键词] 数学;游戏;作用;特质;建构

在《辞海》里,游戏的解释有三:①游乐,玩耍;②嬉戏;③娱乐活动。从广义上讲,游戏是指人们在相关规则限制下进行的娱乐活动。关于小学数学游戏,是指寓小学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但具有数学的特有属性——科学性和教育性,而且具有游戏的本质属性——娱乐性和规则性。

一、小学数学游戏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数学游戏既是娱乐,也是学习,还是一种最有效、最自然、最愉快的学习。小学数学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愉悦的学习平台和直观的感性材料,能为学生在“抽象数学知识”和“具体形象思维”之间架桥铺路。

1. 小学数学游戏助推学生热爱数学

在人类数学史上,有许多数学成果源于数学游戏。如,中国的“百鸡问题”,促进了不定方程的发展;欧洲哥尼斯堡城的“七桥问题”,引起了图论的创立;法国的“比丰投针问题”,开创了几何概率的先河;法国的“合理分配赌注问题”,成了概率论创始的基本问题之一;日本的“阿基里斯与龟”、古希腊的“飞矢不动”、英国的“理发师悖论”,推进了数理逻辑与极限论的发展;中国的“孙子问题”,推动了数论的发展……数学是一种“冰冷的美丽”,变冰冷的数学为火热的思考,用小学数学游戏助推小学生热爱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天职。

2. 小学数学游戏助推学生互相交往

这里的交往,是指学生与社会成员的人际交往。这种交往是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这种交往是十分广泛的。然而,如今的学生普遍受空间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交往的范围很小,交往的渠道很少。因此,班级成了学生交往的小社会,学校成了学生交往的小天地。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既能验证自己的价值,体会他人的重要;也能进行充满竞争和友好的情感交往;更能扩大交往范围,增加交往渠道,提高互相交往的能力。

3. 小学数学游戏助推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游戏,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情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可以主动进行观察、猜测、实验、验证、交流和推理等系列活动,并可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如笔者教学“分类”时,安排的数学游戏是“整理同桌的书包”。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分类的思路:书包里的文具,可以按形状进行分类,也可以按颜色进行分类,并在游戏中感知“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体验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分出的结果不同。如此地进行游戏活动,不但能助推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而且能助推学生提升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游戏的特质

数学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具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地位重要、作用巨大。数学课上,老师在讲台上反复说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安排数学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抽象的、单调的、纯粹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进而彰显小学数学游戏的特质。

1. 规则明确

同所有的游戏一样,小学数学游戏应规则明确。学生需遵守游戏规则,按一定的步骤进行游戏活动。因此,在预设小学数学游戏时,拟定的规则要充分、细致、周到,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不出现任何意外。特别是数学游戏前,要确保所有的游戏参与者都知晓、明白、理解规则。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知规则,莫玩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的纪律、制度和步骤。

2. 障碍相宜

在小学数学游戏中,应设置相宜的障碍,也就是设置的障碍难易要适当。如果过于复杂,学生会觉得阻碍重重、高不可攀、无法通过,就望而生畏,远离游戏,使游戏的意义荡然无存。如果过于简单,让学生不费吹灰之力通过,就没有了游戏你追我赶的对抗,就缺少了游戏紧张刺激的感受,学生会觉得游戏平平淡淡、兴致索然、味同嚼蜡。因此,设置的游戏障碍要相宜,使参与游戏的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通过努力都可以通过,都能享受到挑战的刺激,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 领悟逼真

领悟就是体会,领会,理解,解悟。这里的领悟是指学生进入游戏情境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和本真。尽管从形式上看,游戏大多是虚拟的、设想的、臆造的,然而从本质上看,学生从游戏中所获得的感受是深刻的,所获得的体验是实在的,所获得的感悟是逼真的。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数学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是小学数学游戏的主要目的。通过小学数学游戏,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能够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也能够体味到挫败的酸涩,从而使生活经历丰富。

4. 角逐热烈

角逐是小学数学游戏的常态,是小学数学游戏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游戏中,该参与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他们是数学游戏的主人,要让他们都动起来,全身心投入激烈的角逐。课堂伊始,可用角逐的形式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可用角逐的形式,把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并在黑板的一边记分,随时显示每个学习小组的积分。诸如此类的角逐性游戏,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角逐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小学数学游戏的建构

有专家认为:最好的老师,并不是懂得最多知识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能把知识变得最精彩、最明白和最简单的老师。对此,笔者同感。数学教学应该回归教育本质,需用学生的习惯设计教法,用学生的视角研究教材,借助小学数学游戏,让学生以学生的方式学习数学。

1. 小学数学游戏的设计

(1)目的明晰

促进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是小学数学游戏的根本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游戏必须目的明晰。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培养学生的数感,③支持学生获取数学知识,④推动学生发展综合能力。

(2)素材选择

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游戏的主要素材有:①相關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②生活中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游戏,③借助电脑软件设计游戏,④教材中的数学活动,⑤移植其他学科的游戏,⑥课外书中的小学数学同步游戏。

2. 小学数学游戏的安排

(1)基础知识教学时安排数学游戏

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教材中都为学生设置了必需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所构成的延续发展体系,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元素。然而,每个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多有少,互不相同,这就需要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迎接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可安排6人抢5张凳子,让学生在“抢凳子”的游戏中知道:找不到座位的数就是余数。

(2)技能技巧形成时安排数学游戏

常有一些学生家长抱怨:孩子在做作业时的口算、笔算还行,可在生活应用时就不行了。其实,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所以不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对此,小学数学游戏是一种特有的学习载体,可以助推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学与用进行灵活对接。如,为了巩固简单的四则计算,可安排“巧算24”的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3)解题策略优化时安排数学游戏

总而言之,好的小学数学游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当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堂都要安排数学游戏,只有恰当选择、精当应用、适当安排,才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特质作用建构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2:06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