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芳
(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高台734300)
高台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海拔1 260~3 140 m。光照丰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15~20℃,年日照时数3 088 h,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112.3mm,年均蒸发量川区为1996.2mm、山区1 829 mm。川区年均气温8.1℃,无霜期为150 d左右,≥10℃有效积温3 076.1℃。
2020 年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高台县裕顺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巷道镇殷家庄村流转的21 hm2耕地开展了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按照“规模经营、标准种植、订单生产”的发展思路,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收购营销的“四统一”管理方式种植特色辣椒。通过推广“整地作业机械化、水肥滴灌一体化、病虫防控绿色化、生产全程标准化”的“四化”管理,为培育特色辣椒产业提质增效做了一定工作。现将示范结果汇总如下。
推广选用优良品种、基质穴盘育苗、膜下节水滴灌、水肥一体供给、适期规范定植、增施有机肥料、配方施用化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措施,开展了辣椒标准化栽培。
采取选育壮苗、带药定植、张挂黄蓝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防统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减轻了辣椒生长期间蚜虫、蓟马、疫病、炭疽等病虫害发生程度,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辣椒产品增产提质。共张挂黄篮板6 500张,防治成本降低了15%左右,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0%~30%。
根据辣椒生育特性和需水肥规律,制定了辣椒水肥一体化管理施肥方案,委托肥料生产企业生产肥料,并开展了辣椒水肥一体肥料全程托管示范。与常规种植户灌水、施肥相比,辣椒水肥一体肥料全程托管用水量3 600 m3/hm2左右,节水60%以上,用肥1 200 kg/hm2,施肥费用4 500元/hm2,比常规施肥省肥300 kg/hm2。通过示范,改变了种植户灌水、施肥习惯,节省了用水量,减少了施肥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15 kg/hm2,可以不断减轻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降低盐碱危害,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作物生长。
湘涮辣3号是由新疆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高辣度工业提取辣椒素的辣椒晚熟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盛,定植34 500株/hm2左右,5月1日定植,采取单行单管供水肥模式,提高水肥利用率。由于该品种为高台县第一年引进种植的晚熟品种,加之2020年5月份苗期低温多雨,≥10℃有效积温不足,辣椒营养生长迟滞;7—8月份持续高温,花粉发育不良,坐果率偏低,坐果期偏迟,不能及时成熟;10月1日早霜冻来得早、强度大,辣椒果实受冻严重,导致辣椒产量较低,种植效益差。经测产,干椒产量1 350 kg/hm2左右,按收购价14元/kg计算,收入18 900元/hm2左右,种苗款9 000元/hm2减免,总收入27 900元/hm2左右。
泰焰828朝天椒为中晚熟品种,定植45 000株/hm2左右,同湘涮辣3号一样,受气候影响,辣椒产量较低。鲜椒产量16 500 kg/hm2左右,可晾晒干椒4 725 kg/hm2左右。根据市场行情来看,按收购价9元/kg计算,收入42 525元/hm2左右。
色素椒考种测产结果如表1所示。色素辣椒示范种植品种8个,都易感脐腐病,降低了辣椒商品性。根据测算产量,华豫椒、天色2016、新色2019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以确定其适应性。
表1 色素椒考种测产
线椒考种测产如表2所示。示范种植线椒新品种11个,表现出适应性较强,产量稳定,天线1716产量偏低。天线2001、天线157F1、天线155F1、天线2014、天线2010、天线2009产量在33 000 kg/hm2以上,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种植。
表2 线椒考种测产
板椒考种测产结果如表3所示。示范种植板椒新品种8个,产量差异较大,30 000 kg/hm2以上品种2个,25 000~28 500 kg/hm2品种4个,20 000 kg/hm2以下品种2个。牛角椒F1品种虽鲜椒产量较高,但不易晾晒干椒,适合鲜食。HX1944、红珠1号、红珠2号、合兴903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