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丽
摘 要:如今国家教育改革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被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过程必须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样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外在品质作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才能够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增强。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实效性
一、认真备课,关注学生特点
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备课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方法和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备好学生,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来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考虑进去。教学当中如何设计教学问题、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以后怎么评价学生和表扬学生、教学当中应该设计什么练习题、教学环节怎么搭配、课后布置什么作业、作业类型怎么划分等都要进行设计。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同时兼顾其他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因材施教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先学后教,把空间还给学生
1.先学后教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老师要设计好导学案,老师将学生的实践情况考虑进去,加强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的设计,同時也要保证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融合到一起。另外,老师也要把学生的集体作用发挥出来,系统地研究导学案内容,使内容得到一定的保障,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实效性得到保证。
2.学生的学
教师在设计好导学案之后,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按照导学案当中的学习内容展开学习。学生可以按照导学案,有目的性地开展各项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在学习之后也积极地与自己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另外,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老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巡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的解答。
3.教师的教学重点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是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记录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将这些典型问题的共性推导出来,进行集中的讲解,这样会更方便学生理解所学习的内容。然后,教师要对课堂的一些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导学案当中。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当堂解决。
三、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地组织开展学生学习,这是老师在教学时最为主要的一项任务。让学生有效地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才是整个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应该将课堂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为学生创设较为有利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去讨论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在小组当中,组长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去组织自己的组员学习和交流老师所布置的内容,并且在最后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也要选择相应的学习代表来进行成果展示。
最后,老师和学生都要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交流和评价。学生可以针对每个小组不同的汇报情况进行打分,将分数汇报出来,从而展示每个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还能够让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学生会更加主动和活跃,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这样也可以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必须要充分地给予,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有效地展开学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学习和会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小平.以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3):51.
[2]张玉存.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