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瑞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指引学生利用画图策略将抽象性的数学问题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且,画图策略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显著的意义。基于此,对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画图策略;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之中,画图是重要的解题方式之一。对于画图策略来说,其主要强调以正确的画图将问题的呈现变得更为形象和具体,使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之中能够具有更为清晰的思路,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正确解答,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重视运用画图策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一、利用画图策略解决周长问题
中年段小学生对长方形的宽、长以及周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已有了较好的了解,明确在具备两项条件之后就可获得第三项条件。在解决周长问题的过程之中,大多小学生均能够积极解读题意,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答。在解决简单图形周长这一问题的过程之中,学生会呈现出可画出组合图形或是想到组合图形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进行思考之后,仍旧不知以何种方式进行解答[1]。针对此种状况,能够发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此,需要指引其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周长问题,这样就将复杂性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形,可以促进学生对此的理解,产生实效性。
例如,在引导小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这一问题时,如小学生未能够迅速了解,那么就可以利用画图的策略对此问题加以解决。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应逐步增强小学生利用画图策略来解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小学生更乐于以画图策略对“组合图形的周长”这一问题实施准确性的解答。
二、利用画图策略解决和差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积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清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而在具体的教学之中,许多问题均能够利用画图策略来梳理不同条件之间的联系,如和差问题就能够通过此方式来加以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红和小明的邮票加起来一共70枚,但小红的邮票要比小明多出10枚,那么小明和小红分别有多少枚邮票呢?在解决此种和差问题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相应的问题主动画出线段图,而后在画图过程中加以补充,在此期间,教师就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学生也能够以对线段图的分析、观察来更好地解读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后运用更为适宜的方式解题。
三、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面积问题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能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较为明显,如在小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知识进行充分学习之后,则能够明晰长方形的面积、长及宽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在进行面积计算的过程之中,小学生也往往能够快速确定解答问题的有效方式,然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型来说,不少學生难以快速地思考出解答问题的有效方式[2]。而在此情况之下,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面积方面的问题。如小学生能够以画图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并结合具体的条件来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而后再结合其中的内容分析图中存在的数量关系,最终促进小学生精准地解答问题。
例如,教师可向小学生提出问题:现有一长方形的花园,其长为8米,而在对其实施修建时,加了3米的长度,而面积则加大了18平方米,求之前花园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针对此问题,可以指引小学生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这样则能够明确表现出其中的数量关系,让小学生可切实明确整体与局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保障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利用画图策略能够表现教学的独特之美,并且也能够作为推动小学生抽象性思维发展的载体。
总而言之,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产生显著的教育成效,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也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而由于画图的形式往往具备丰富性的特点,所以可利用不同的画图形式,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鑫.引导画图,加速学习进程: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策略教学引领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1(10):79-80.
[2]徐夏媛.探讨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