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研究

2021-07-28 01:27:21李海霞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

李海霞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对潜在的安全威胁有所防范,形成安全意识。基于学生所体现出的思维逻辑和安全防范意识,教师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安全教育方案,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教学方式;安全意识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价值分析

在运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安全意识弱而出现伤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外界的不良诱惑进行抵抗,以此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和价值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或者是风险。总之,要通过多种安全教育活动的有序落实引导学生形成安全意识,让学生认知在未来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事故、风险,在合理预测和科学防范的基础上保护学生的安全发展。

二、教师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立足教材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引导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时要关注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围绕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教材中的安全教育素材进行挖掘和整合,通过教育教学运用引导学生对安全进行全面的思考。基于学生所体现出的学习意识和理解能力,学科教师要对教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围绕生活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样才能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构建高水准的安全教育平臺。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安全教育素材进行有效的运用,围绕学生的日常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二)通过情境模拟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情境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应变、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要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创设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情境,针对安全教育内容给予学生能动思考的空间支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安全现象进行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树立安全意识基础上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的了解程度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危险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有效的防范,避免因为安全意识薄弱而出现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因为学生不具备成熟的思维逻辑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关注学生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教育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安全认知能力。基于学科特色和生活安全教育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安全内容的了解程度,立足教材内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或者知识竞赛,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立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安全隐患进行正确的辨别和有效的防范。教师通过多种安全教育活动的有序落实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认知在未来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事故、风险,给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教育支持。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或者是知识竞赛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基于学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情况,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价值是什么”“学生是否应该树立安全意识”“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或者危险因素”与“学生需要掌握的安全教育知识”等主题讨论,对安全教育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实践运用。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强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体验程度,避免受到外界诱惑出现错误的行为认知。

总之,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安全教育素材挖掘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引导,通过情境模拟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的了解程度。此外,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或者知识竞赛,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高凯.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14(1):66.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考试周刊(2018年46期)2018-05-18 09:31:38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