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要求返工的作曲家

2021-07-25 16:33:26姜常红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王立平少林寺豫剧

姜常红

1979年,电影《少林寺》筹拍期间,导演张鑫炎找到王立平,请他为电影谱写主题曲,其中一个原因是王立平曾经为纪录片电影《红旗渠》编配过音乐,熟悉河南民间曲调风格,而少林寺又地处河南省境内。

几天后,王立平就写出了展现“牧羊女”生活的歌词《牧羊曲》。起初,他为《牧羊曲》选择的是充满豫剧和二夹弦元素的河南曲调。“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王立平给导演以及剧组人员试唱,大家都说好,剧组还请了河南当地人来听,河南老乡热烈鼓掌,直说“中、中、中”。王立平当时也很满意,但过了两天他想重写。

王立平跟导演说想重写的想法后,导演很诧异:“是谁说不好了吗?”“没人说不好。”王立平说。“那你为什么要重写呢?”

王立平说了两个理由:第一,《少林寺》的故事讲的是一千多年前发生在唐朝的故事,那时候还没有豫剧,更没有二夹弦,用这个音乐来代表那个时代,不符合历史真实;第二,电影插曲的旋律过分强调地方特色,也许会受到河南人的欢迎,但会极大地影响它的传播,电影以后要在全国包括港台,乃至全世界放映,要让更多的观众接受电影的音乐,就必须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观,这样才能流传得更广。

导演听完后佩服不已,欣然同意。这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郑绪岚这版耳熟能详的《牧羊曲》。

(选自《劳动时报》2019年11月1日)

素材解读

王立平起先为电影《少林寺》谱写的曲子,得到了包括导演在内所有人的夸赞和认可,但他经过认真思考后,主动申请重写,其目的是要为最大多数的观众服务,考虑到更多人的欣赏习惯和水平。主动要求返工,这是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观众认真负责的一种体现。艺无止境,精益求精。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適用话题

严于律己 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 永不满足

猜你喜欢
王立平少林寺豫剧
宋 文彦博 楷书宿少林寺诗拓片
中国书法(2023年2期)2023-07-17 09:29:56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戏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00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王立平的“冒险”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0
不老的豫剧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26
大家访谈·雅俗共赏的奥秘是求得最大公约数——访作曲家王立平
流行色(2017年10期)2017-10-26 03:03:36
肖凤桐会长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王立平会谈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齐鲁周刊(2015年31期)2015-08-19 09:46:05
论豫剧电影的“影”、“戏”关系
电影新作(2014年2期)2014-02-27 09: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