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快乐出发

2021-07-19 17:16:05林均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5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课型

林均炎

【摘要】以课本“快乐读书吧”为载体,在教学中通过单元主题的课文延伸阅读整本书的课堂教学探讨,是提高高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几种课型,真正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见,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意义有多么重要。而部编版每册书里都有专门章节编排“快乐读书吧”让学生学习一些名著内容,尤其高年级要求阅读中外名著的整本书篇幅长,内容难度加大,学生不易驾驭。基于此,指导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是当务之急。

传统阅读教学只重视一篇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滞后,导致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不强,兴趣不浓,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词汇量积累少,语文理解能力不强,语文素养低,写作水平低。所以,教师要重视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的课型教学方法的研究。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保驾护航,笔者从以下三种课型进行教学活动探究。

一、兴趣激发,上好阅读导读课

导读课,目的是激起学生读整本的兴趣。教学流程可分为鸟瞰全书、精选精读、信息延读。

1.鸟瞰全书

上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教师通常要设置读封面、人物表、简介、目录、后记等环节。让学生能了解整本书大概内容,对整本书形成初步的印象,激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导读课中,首先让学生看看书的封面,把了解到内容填在读书卡上。学生通过封面了解了这本书的书面、作者、译者、出版社,甚至通过封面插图可猜想书的大概内容。接着在教师引导下,继续阅读这本书的“人物表”,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姓名、特征,并通过简介和目录进一步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激起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让学生在这一环节里学会运用略读方法去把握整本书主要内容。

2.精选精读

我们在导读一本书时,只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精选部分精彩的内容,让学生体会阅读其中部分情节的兴趣,并能持续这种兴趣到课后继续去追读其它章节的内容,这样才达到导读课目的。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笔者挑选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这一章节的精彩片段进行精读,让学生了解鲁滨逊初到荒岛,面对一切困难,他将怎么解决,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了意犹未尽的念头,课后自己主动捧起这本书去阅读,去追着情节走。

3.信息延伸

导读课中,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知道读完这本书有什么价值。让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多了解,以最大限度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在导读课结束前,笔者会大力推荐学生去读这本书。并告诉学生这本书在全球发行量很大,几乎所有青少年都读过。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特别是青少年,要学习主人公鲁滨逊积极乐观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

导读课除了激起学生兴趣,最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为增加课外阅读铺好奠基石。

二、整本书通读,上好阅读推进课

阅读推进课的教学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因为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读的书都是中外名篇的长篇小说,学生容易望而卻步,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所以,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分章节阅读和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有时一节课,有时若干节课开展,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要推动学生去深入学习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理解整本书主题思想。笔者以《水浒传》里面的章节《武松打虎》为例,这篇文章是单元精读课文。笔者以此课为契机,将此课作为阅读整本书的范文来讲,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章节文章的方法去拓展看整本书。在教学中,笔者以五个环节进行:激趣导入——初读章节内容——深入细读文章——升华主题思想——拓展延伸其它章节等过程教学。

1.激趣导入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老师”。笔者以播放武松打虎精彩片段视频激起学生阅读整章节兴趣,吸引学生去看打虎精彩语段,去感受这章节故事情节多么扣人心弦。

2.初读章节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以读促讲。”因此,笔者让学通过自由读、默读、略读的方式去快速感知章节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细细品读武松打虎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作铺垫。

3.深入细读文章

细细品读文章,那是词汇量和优美语段积累最佳方法。一篇脍炙人口文章,语言精彩,是值得积累的。只有深入细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推敲,才能理解作者所刻画人物形象。例如,通过武松打虎动作,可了解武松这人物很勇武,粗中有细这一形象,从中还可以积累打虎动作词,为写作积累词汇量。

4.升华主题思想

一本好书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者的写作背景。而《水浒传》这本书就是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官逼民反,民不聊生的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本质矛盾。只有深入阅读各章节,通过各种人物形象来体会整本书主题思想。

5.拓展延伸其它章节

只有熟练掌握阅读一篇章节的方法,学生才会触类旁通,才能够抓住重点,找对方法去快速阅读其它章节,从而能轻易驾驭阅读整本书。例如,笔者利用课文《武松打虎》这一章节作为重点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其它章节,延伸到课后在家里能主动积极快速阅读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能做到理解各个章节内容,能串连整本书情节,能自己感悟人物形象,能理解整本书主题思想。为接下来分享整本书的读书心得,提高课外阅读量、语文素养,增强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上好阅读分享课

整本书阅读分享课的教学应以文体出发,进行指导,以学生对作品感悟为重点,指导学生把自己读书心得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例如,在课堂上,以学生汇报交流为主体,教师只提供投石问路的“拐杖”,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累语言。此外,还可以通过制作读书卡,思维导图归纳,手抄报,写读后感、梗概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别人的作品填补自己阅读体会的不足,吸收整本书更多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和深刻主题等方面的理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课外阅读兴趣,由“要我读”到“我要读”“我想读”的蜕变。

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这本书,有想要去认真阅读的强烈欲望。而整本书课型探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提高学生轻易驾驭读整本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是145万字的阅读量,而语文教材里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课型教学必须利用“快乐读书吧”的教材内容,加强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责任编辑  邵健丽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课型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4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读写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2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读天下(2017年20期)2017-07-24 09:42:28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