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雨欣
摘要:中职语文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社会的重视,《新课程标准》规定,中职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力度,在德育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一心一意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做贡献。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德育渗透教学的经验,积极探索寻求高效高质量的德育教学方案,从而使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德育渗透;整合资源;实践活动
引言:
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由于初中时学习不努力,没有被高中录取,才来上中职院校的。父母并没有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希望,而他们的内心也都比较的自卑,对于未来没有远大的设想,而且,他们的专业课知识都十分的薄弱,他们来中职院校学习多半是为了毕业时能够有一张文凭,这样在找工作时会比较容易一点,所以,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的低,基本上是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认真。基于此现状,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重视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他们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
一、在课本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课本是学生学习并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课本的编排十分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科学规律,而且里面的素材丰富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职院校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专家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里挑选出来的、最适合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精华。认真钻研学习课本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十分地有帮助。
(一)教育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树立榜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教导学生以正面人物为榜样,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可以使学生见贤思齐,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境界不断向正面人物靠拢,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1.以历史伟人为榜样
很多历史上伟人他们都精通文学,像毛主席、梁启超、范仲淹、顾炎武等,他们常常用文学作品来抒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片赤诚的真心,也有一些由他人记述的伟大人物的事迹,教师通过详细地向学生讲述这些伟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他们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来使学生对他们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受到他们人格魅力的感染,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宝贵品质,这样,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在学完一篇与伟人有关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里举行一个小活动,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我国伟人的资料,把他們整理好,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请每一个学生起来介绍一位伟人的主要思想主张、生平事迹和生活的时代。这样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认真地整合信息,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2.以科学家为榜样
了解古代的科学家多数是学习他们认真钻研、不怕吃苦的优秀科学品质,像为了治病救人而亲自尝百草的神农、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祖冲之、踏遍祖国万水千山著成《水经注》的郦道元,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他们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钻研、追寻真理的科研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执着地从事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业,不轻易放弃。
近代以来的科学家,他们的身上除了具有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外,还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像不崇洋媚外、学成回国后设计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不慕名利、不贪图安逸生活、毅然回国支持祖国建设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对于他们的事迹教师应当作为重点来向学生介绍,并设置一些情境来让学生回答在此情境下他们会怎么做,例如,假如学生10年后参加工作了,公司有一个去国外进行技术培训的名额,恰巧这个学生获得了这个名额,在国外培训结束后,由于这个学生的技术精湛,外国有一个车间高薪聘用他,教师可以问班级里的学生情境中的那个人应不应该去国外工作,并让学生回答出原因,如果班级里的学生明显有不同观点的话,教师可以借机举办一个辩论赛,使学生们辩论那个人是否应该在国外工作,在辩论中,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国建设在如今依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那个人应该留在中国,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从而使学生明白爱国应该付诸于具体行动【1】。
3.以新时代的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
如今的社会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的品格高尚的人物,像创办了女子高中,帮助大山里的女孩看到山外面的世界的张桂梅老师,还有一生坚守在乡村教师工作岗位上的张玉滚老师,他们的事迹可能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更加直接,教师可以让他们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之后让学生写读后感,教师进行引导与点评,从而使学生知道在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使他们朝之不断努力。
(二)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从而使他们的爱国情感有稳定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帮助学生体会中国古诗词、古文、现代诗、散文、小说的博大精深之处,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教师在讲解这些文学作品时,应当重视对这些作品艺术特点、审美价值的赏析,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美,从而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2】。
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表达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伟大而感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红色民歌比赛,让学生在优美的民歌旋律中感受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意,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以弘扬民族精神为题材的征文活动,使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情。通过一个个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以稳固地提高,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但是,他们依旧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教师予以正确地引导,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成为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热爱祖国的人,那么他们的人生依旧会大放异彩,祖国的未来也会因为他们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高洋.中职语文德育之我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149-150.
[2]周立华.关于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5(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