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力量”托起经济新版图

2021-07-14 14:54:15王春艳王黎
当代党员 2021年7期
关键词:宜宾市宜宾双城

王春艳 王黎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以大江之势一路向前,在四川经济发展中释放出“三江力量”。

1月5日,在宜宾三江新区内,四川時代动力电池三期、四期,三江鲲鹏等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达278亿元;1月7日,宜宾三江新区成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1月26日,成都、宜宾两市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极米科技宜宾智能光电产业园”在三江新区开工……

新年伊始,宜宾三江新区建设一如既往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驰骋,正全力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核心引擎,用“三江速度”开好局、起好步。

绿色理念赋能,起步打造“三江力量”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地方。2020年2月18日,正在加快建设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宜宾市迎来发展新机遇——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宜宾三江新区,全省首个省级新区诞生。

如何抓住“三江”特点走向先行发展的大路?宜宾三江新区一开始就明确了绿色发展之路,即铸造绿色发展新典范,建成国际化现代新城。

宜宾三江新区地处“万里长江第一城”,伴江而生、因江而名、依江而建,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战略定位为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

围绕四川省委提出的“四区”战略定位,宜宾三江新区充分发挥新区在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节点优势,按照国家级新区要求,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以建成“长江上游山水城园和谐共生、产教研城深度融合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为总体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理念赋能,宜宾三江新区起步凸显“三江力量”。在这片规划面积389 平方公里的热土上,2020 年全域GDP 达222 亿元,增长22%。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4+1”主导产业从无到有,大学城、科创城聚集人才与创新动能。

政策持续稳定,贴心牵手“三江力量”

一年多前,宜宾三江新区涪溪智造城还是长江边上一片极不起眼的高山和河滩地。当下,宁德时代、四川一电、美达、钢猫、台群、成宜装备园等11 个项目在此落地,总用地面积8000 余亩,总投资653 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460 亿元。

平均8.48天,就有一次来自省内外企业、高校的商务考察。

诸多企业、高校的青睐,火热的项目开工,与宜宾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科学决策和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发展新兴产业之初,宜宾市仅用28 天就出台了宜宾工业史上支持力度最大的《支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并以法规性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杜绝政策“朝令夕改”。

“这个产业支持政策,相比其他省市优惠幅度虽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成体系、最稳定的。”宜宾市二级巡视员、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胡明镜是新区的开拓者和见证者,如今他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继续参与新区建设,对新区的营商环境深有感触。

宜宾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秉承“政府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聚焦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提升“终身保姆、贴身管家、私人订制”服务,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着力构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如今,宜宾龙头山下的新区,产业城、科创城和大学城共同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相互衔接的“U 形”产业发展创新谷,正逐渐成长为宜宾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成功引“龙头”,产业汇聚“三江力量”

“极米科技宜宾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是深化成宜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宜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举措。极米之所以落户宜宾三江新区,正是看中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多元化的产业链。同样,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的成功引入,勾画出一个四川省“总控”、成都“外援”、宜宾“内核”的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其研究领域在重庆、成都均有布局。然而,他却将唯一院士工作站设在了宜宾。如此一来,其智能化研究在重庆,氢能源电池研究在成都,动力电池研究在宜宾。按照计划,他和团队还将建立联合实验室,其中宜宾的研发将与宁德时代结合,实现研发、孵化、投资一体化,协同宜宾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为四川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一大批相关产业接踵而至。包括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等在内的新兴产业正在宜宾三江新区形成“内有完善产业链、外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带动全产业生态圈融合的发展格局。在成渝合作中,宜宾三江新区积极开展强链、补链和延链工作,重庆、成都、宜宾三个城市在汽车、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合作愈加紧密。

谋求产业合作的同时,推动产业发展的人才合作也在深入推进。

西南大学与宜宾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落户宜宾三江新区办学,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首所重庆到宜宾合作办学的高校。宜宾市还与重庆市签订了《深化渝宜人力资源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健康、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面对未来,宜宾市副市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宜宾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学周表示,新区将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医疗健康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引进“龙头”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形成“建、延、补、强”上下游各环节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与成都、重庆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将新区打造成宜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能级平台、高质量增长极。

猜你喜欢
宜宾市宜宾双城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0
宜宾市三江新区
廉政瞭望(2022年18期)2022-10-20 11:31:22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42
宜宾(外四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3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