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丽
摘要:文章使用因子分析,选择7大物流指标,对福州地区6区、7县(市)共13个区域的物流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相关的排名。基于排名结果,分析造成不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不同的具体原因,对物流发展良好的区域进行优势总结,并对物流水平相对较差的区域提出了建议,发挥优势,改善不足,为促进福州地区物流总体水平提高、促进各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物流水平;因子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一、引言
在福州地区“十三五”规划中的物流部分,提到了福州地区物流水平的现状。目前,福州地区物流产业规模稳健增长,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这是福州地区物流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物流服务能力专业化水平较低;物流园区的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物流在促进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方面的能力不足;综合性物流运输发展水平不高,很难达到无缝衔接的水平;福州地区各区、县(市)物流发展水平不协调,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现实意义上看,物流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对物流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正面影响的作用。为了了解福州地区物流水平总体情况,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这一定量分析方法,将经济指标和物流指标相结合,对福州地区物流水平进行排名,再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提出了建议,结合现实情况,为福州物流总体水平提高提出理论依据。
二、研究现状
物流水平评价的研究现状。吴念蔚将研究定位于城市物流方面,发现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有多个有效决策单元,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苏杰等人运用主成分分析这一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进行了物流能力分析,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三大方面9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选用的这些指标体系能较为完善地表现该区域的物流能力。侯嫚丹构建了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来分析应急物流能力,该方法针对应急物流这一颇具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的话题,选用了合适的指标和模型,对应急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因子分析的研究现状。闫秀霞对地区物流企业进行调研,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降维、因子旋转等,确定了公共因子,通过对这些公共因子的影响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来评价物流企业竞争力,并提出了实用性建议。冯之坦运用因子分析,发现商品品牌等六个因素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为企业如何针对顾客所需来提高自身水平和吸引力提供思路。
三、福州地区物流水平的因子分析
(一)数据来源介绍
根据指标选取的可靠性以及易获得性,本文运用多元统计的相关知识,建立了福州地区物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2019年统计年鉴》和《福州市统计局2019年统计年鉴》。
(二)福州地区物流水平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主要根据降维这一思想,原始变量之间通常有紧密的联系,要把这些具有复杂联系的变量归为较少的并且个数合理的的几个综合因子。变量分组后,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则较低,每一组的所有变量表示一种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通过这种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1. 因子分析的步骤
(1)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原始变量。(2)将原始变量标准化,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以此来检验所选择的指标的值是否适合用来因子分析。(3)求解累计方差贡献率等,将方差贡献率按从大到小排序,当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可以得到公共因子。(4)因子旋轉,可以更好地理解因子。(5)计算因子得分,根据分值进行所需要的分析。
2. 福州地区物流水平因子分析的结果
本文使用spss统计软件来实现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这7个指标内部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于因子分析。
表3是方差贡献率表,本文的例子保留3个公因子比较合适,这三个公因子累积有91.122%的方差贡献率,说明这3个公因子提取了原始变量中较多的信息,分析效果好。
为了更好地认识因子的意义,对得到的初始公共因子进行线性组合,也就是因子旋转的过程,得到旋转成份矩阵,见表4。
从表4中可知X4、X2、X3、X1对第一个公共因子贡献大,X5、X6对第二个公共因子贡献大,而X7则对第三个公共因子贡献大,每个公共因子都代表了特定的含义,其中第一个公共因子倾向于经济类指标,第二个倾向于流通类指标,第三个则倾向于运输指标。
下一步计算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得到各个因子的得分,即F1、F2、F3:
F1=0.215X1+0.384X2+0.21X3+0.347X4-0.056X5-0.051X6-0.124X7
F2=0.126X1-0.154X2-0.058X3+0.018X4+0.563X5+0.456X6-0.147X7
F3=0.064X1-0.19X2+0.305X3-0.142X4-0.232X5+0.022X6+0.808X7
根据所得到的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F=(42.377*F1+28.572*F2+20.174*F3)/91.122,得到福州地区各区、县(市)物流水平综合得分,见表5。
由表5可知,福州地区物流水平靠前的是鼓楼区、福清市,其次是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闽侯县、仓山区,最后是台江区、连江县、平潭县、闽清县、罗源县、永泰县。
四、福州地区物流水平评价与规划建议
(一)物流水平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鼓楼区和福清市的物流水平相对比其他区、县(市)高。
1. 鼓楼区物流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鼓楼区在福州市区中央,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城镇化率达到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该地区的生产总值也相对较高,物流发展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促进。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福州市区可以依靠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来促进物流水平提高,在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提到了促进永辉超市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永辉物流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带板运输联动,推广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这些政策促进了鼓楼区物流水平的提高。
2. 福清市物流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政策对物流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福清市地理位置较为良好,可以依托港口和水产品加工集散地优势,以规划中的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建设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速冻、冷藏等冷链物流。
福清市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福清市有江阴大型物流园区,福清公路港主要建设交易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农村配送中心、冷链中心、快递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
(二)规划建议
针对台江区、连江县、平潭县、闽清县、罗源县、永泰县的物流水平相对较低这一问题,本文根据以上描述的指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需要提高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从源头促进物流水平;从生产消费流通方面来看,可以大力发展零售业和出口业务,促进物资流通。
其次,从交通运输方面来看,促进城市建设和维护,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福州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完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海丝”战略物流枢纽城市建设,让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物流设施更加完善。推动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推进城市共同配送,鼓励福州市区建立物流供应链合作生态体系。
最后,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構建信息平台,提高物流速度和准确率,让上游、中游与下游更好地沟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速度和物流质量需求,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让物流服务水平更加专业。
参考文献:
[1]吴念蔚,汝宜红.基于DEA交叉模型的城市物流能力评价[J].物流技术,2010(Z1):120-123.
[2]苏杰,王巍娟,王晓.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物流能力分析[J].江苏商论,2012(04):66-68.
[3]侯嫚丹.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 民营科技,2018(03):158.
[4]闫秀霞,王海飞.基于因子分析的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J].物流技术,2013(13):186-189+296.
[5]冯之坦.基于因子分析的网络购物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6):25-27.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