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一江山,一笔一风景

2021-07-11 03:48:12
学苑创造·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焦墨浓墨墨法

书法中讲究“一团墨气纸上来”,气不可见,但可通过墨色的变化,来帮助人们感受书法作品中蕴含的气,使不可视变为可视。墨法是很重要的一种书法技法,是通过墨色的浓、淡、润等变化,让书法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的技法。墨色的变化不仅能影响到作品章法,还能影响到作品意境的表现。

书法创作中常用的墨法,一般以浓墨法、淡墨法、干墨法、焦墨法为主。浓墨法使用的墨水水分少,墨色浓烈,与纸色对比强烈,最见精神;淡墨法更适合用于表现清淡幽远的意境;使用干墨法时,作品会出现飞白,从而增强作品的墨色层次,增加作品的表现力;焦墨法就像是用干皴之笔来书写,笔画中的墨色含有很自然的浓淡相间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墨法也能让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風格,下面就让小飞鱼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它们。

此法用的墨,水分含量较高,用此法写的点画可以呈现出浑厚圆润且丰腴的“筋书”效果。但此法很难把握,尤其在生宣纸上,用不好就会见墨不见笔,笔画肥厚臃肿成“墨猪”,故要慎用。

此法与干墨法、焦墨法属于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现程度和呈现效果上,渴墨法介乎于干墨法与焦墨法之间,用其写成的作品中时见飞白线条。该法用得好,有点睛效果,常常用于行、草书中,篆书和魏楷也偶见此法。

宿墨即隔宿之墨,其因墨汁存放较久,水分蒸发,所以墨色更黑。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显得笔画枯硬污浊,故想用好宿墨需先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著名书画家黄宾虹最善用宿墨法,常在画面浓墨之处点以宿墨,使墨色更黑,且黑中见亮,加强黑白对比,使作品更加神采焕发。

涨墨,即墨入纸后,很快沿着笔与纸的接触点向外涨晕,墨迹变大。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涨墨法依靠笔法的轻重缓急,使墨在宣纸上自然晕化,表现出层次丰富的墨色。明末清初的书画家王铎最擅此法。此法可以与宿墨法相结合,先蘸浓墨,再用笔尖蘸清水,在渗化能力强的宣纸上书写,这样写出的字颇有味道。

冲墨之法,其实并非书写时使用的方法,而是在点画写完之后,趁笔画尚湿的时候,以水点于笔画之上,让墨冲出笔画之外。

有经验的书法家在具体创作(特别是行、草书的创作)中,往往将几种用墨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而使作品墨色淋漓尽致,变化多端,尽显墨法之趣味,意境之韵致,让作品展现出作者的情思,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就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血肉。

猜你喜欢
焦墨浓墨墨法
写意青蛙
浓浓墨香溢煤海
阳光(2020年5期)2020-05-06 13:29:18
浓浓墨香溢煤海
阳光(2020年1期)2020-01-15 04:23:22
“素墨丰盈” 首届当代中国焦墨画作品联展开幕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2
饱蘸浓墨写禅声
焦墨的文脉传承
中关村(2018年2期)2018-03-31 09:33:30
崔振宽作品
画刊(2017年2期)2017-04-12 06:43:58
从“书画同源”探析书法与绘画之间联系的多种可能性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8:48:12
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与中国绘画的“墨法”
戏剧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2:54:58
洪耀作品
中国艺术(2011年2期)2011-05-16 1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