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病房在综合医院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应用实践

2021-07-11 23:59:20邬巧玲刘文婷应娇茜
中国医院 2021年7期
关键词:收治急诊科病房

■ 邬巧玲 甘 亢 刘文婷 应娇茜

中日友好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总床位数达到2 000余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急诊科救治和隔离负担骤增,原有医疗资源很难满足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1]。为了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对普通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医院在疫情期间设立了缓冲病房为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重点患者进入普通病房过渡,现将缓冲病房应用相关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1 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三级综合医院面临的困难

1.1 发热门诊患者滞留增加

人类对于新发传染病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有一个经验积累过程,传染病疫情早期比较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疫情初期医务人员对病原体致病机制、传播途径和生物学特性了解有限;疫情发展高峰时期,发热门诊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多样、患者来源不一、留观床位紧张、医务人员高强度工作,以上多种因素都会导致新冠肺炎的漏诊率、误诊率增高[2-3]。为了防止漏诊和误诊,疫情早期专家提示COVID-19筛查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阅片[4],医疗机构也会组织新冠肺炎专家组将患者留置在发热门诊区域进行充分排查,同时由于疫情早期患者过多,核酸检测时间长,大部分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往往滞留发热待查患者。

1.2 急诊科隔离救治压力增加

急诊科作为各级医院平战结合的应急窗口是新发突发传染病首当其冲的“一线阵地”[5]。疫情期间外科急诊疾病具有发病急、来势凶猛等特点必须紧急处理,而普通外科病房的隔离条件不适合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6-7],患者排查完成之前只能隔离在急诊区域救治。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等疫情一线科室医疗资源长期处于透支状态[8],隔离救治的需要进一步加剧急诊科医疗资源耗竭。

1.3 在满足重点患者救治的同时要预防院内感染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对于孕产妇、急诊手术患者、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人群,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保障其医疗需求,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流程和应急预案[9],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满足重点患者全面救治的同时,保证院内“0”感染,也是综合医院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困难。

2 医院缓冲病房管理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设置过渡(缓冲)病房,对新收入院的患者进行单间收治,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转至常规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10]。医院疫情初级即建立缓冲病房缓解发热门诊和急诊的隔离压力,同时满足重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1 缓冲病房设置

缓冲病房设立在院区内独立小楼,分体空调,独立卫生间,单间病房,三区两通道设置;只收治完善流行病学调查、血常规及C T检查等经医院内专家会诊后暂不考虑C O V I D-1 9的患者;该类患者在缓冲病房进行救治的同时等待新冠病毒核酸检查结果,后转入普通专科病房;医务人员执行二级防护[11],只使用隔离衣;功能检查和检验在急诊科进行;随疫情变化调整缓冲病房数量,疫情高发期设置3个缓冲病房(呼吸、内科和外科缓冲病房),疫情平稳后合并为1个综合缓冲病房。

2.2 隔离病房-缓冲病房-普通病房救治模式

隔离病房设在发热门诊区域,远离主体建筑。疫情期间,发热或流行病学接触史+呼吸道症状患者在发热门诊首诊后有进一步医疗需求进入隔离病房,首次核酸结果阴性后转缓冲病房进行二次排查。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发热门诊患者院内就诊流程

2.3 急诊科-缓冲病房-普通病房救治模式

外科急症患者在急诊科首诊,收缓冲病房进行术前准备和新冠肺炎排查,完成排查后转专科进行治疗/手术,见图2;紧急手术患者提高医务人员防护级别在负压手术室行手术治疗,术后依据病情转缓冲病房、普通专科病房或重症病房。

图2 外科急症患者院内就诊流程

2.4 重点患者救治方案

疫情期间产科不缩减床位,扩充产科二部,加大床间距减少人员密集;重症监护病房不缩减床位,全封闭管理,停止家属现场探视,启动“云探视”;血液净化不缩减透析床位,开辟缓冲区对预透析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温检测;建立日间化疗病房对定期化疗患者进行救治;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走绿色通道,增加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检测流程,并建立疑似病例应急预案。

2.5 重点患者应急处理

急诊科出现危急重症疑似病例:在急诊科隔离抢救室就地抢救,医务人员提高防护级别(二级),穿防护服。血液净化出现发热患者:转内科缓冲病房进行床旁CRRT,并等待排查结果。血液净化出现疑似病例:转隔离病房进行床旁CRRT。

3 缓冲病房在医院应用结果分析

缓冲病房在医院疫情防控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发热、急诊以及其他重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保证我院检测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都得到了妥善治疗和闭环转诊,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件。

3.1 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情况

我院疫情期间累计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16人,后转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未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

3.2 缓冲病房患者收治情况

整个疫情期间我院累计设置4个缓冲病房,共计缓冲床位72张;累计收治患者665人次,其中呼吸缓冲病房160人次、内科缓冲病房130人次、外科缓冲病房214人次、综合缓冲病房161人次;所有缓冲病房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例。

3.3 重点患者收治情况

疫情期间(2020年2~7月)我院住院患者较2019年同期明显减少,2019年累计收治50 456人次,2020年26 126人次。产科、急诊重症未出现明显减少,产科入院2019年1 794人次,2020年1 490人次;急诊重症2019年192人次,2020年171人次。发热门诊住院患者明显增加,2019年635人次,2020年930人次。疫情期间所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服务工作全部保障。

4 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缓冲病房管理思考

新发传染病作为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一般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3],医疗机构将患者收入普通医疗区域比较谨慎。疫情期间部分人民群众对突发疫情产生恐惧,担心出现院内感染不敢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一般为急危重症、孕妇、血液净化或定期化疗患者。建立缓冲病房(过渡病房)应对疫情,救治重点患者非常必要。我院缓冲病房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困惑。

4.1 缓冲病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初期,医疗机构对急诊、限期和择期手术进行分级管理,保证急诊手术能够正常进行;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保留绿色通道;发热门诊作为医院防治疫情的首要阵地,发热患者都首诊于此,但多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秉承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其规模与资源相对有限[12-13]。通过构建缓冲病房,能够有效疏解急诊和发热门诊患者。

4.2 缓冲病房的建立要依据疫情变化进行调整

缓冲病房需要占据医疗机构原有的医疗用房和医务人员,过多的缓冲病房会影响医疗机构的诊疗秩序。我院在疫情高发期间建立了3个缓冲病房,集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支援;疫情下降后,调整为1个缓冲病房,主要由急诊科和呼吸科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

4.3 缓冲病房患者的转出途径需要规范并加强管理

缓冲病房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完成患者排查并转专科病房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缓冲病房的患者会出现专科拒收或延迟收治的现象。因此,制定管理规范,医院行政部门加强管理方能保证缓冲病房良性运转。

猜你喜欢
收治急诊科病房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便宜的病房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