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呼吸内科在医院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科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呼吸内科医疗环境复杂,病因复杂[1],且老年患者所占比重较大,受护理不恰当等因素影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相对较高。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患者的年龄通常较大、病情十分高危,尤其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其发病原因复杂、病情进展快,患者预后较差,该类病情比较危重,同时主要以老年人为疾病高发群体,且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不断减退,多数患者均会合并其他的器官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且容易反复,因此,针对老年重症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对其疾病预后的改善也非常重要[2]。呼吸内科均属于医院重点科室,对于该室的患者而言,病情一般极为复杂,且发病较为突然,病情变化较快,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出现风险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而对于此科室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以护理风险管理,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观察[3]。本次研究着重于对综合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并抽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重症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病例均由本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选取,共86例,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之间,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中共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为56岁,最大为79岁,均值(68.9±5.1)岁;病程1-15年,平均(7.2±3.7)年。观察组中的男女比例为24:19,年龄跨度在57-78岁之间,均值(69.3±5.9)岁;病程2-14年,平均(7.3±3.9)年。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会同意,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方面不存在特异性差异,可以对比 (P>0.05)。
2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给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并给予饮食、用药等多方面护理干预,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为确保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实施弹性排班,增加节假日和高峰时段护理人员数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呼吸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相关知识,使其能够科学使用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护理风险。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重点对其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及时排除相关危险因素。对于某些无法排除的危险因素,应叮嘱患者及家属尽量避开这些危险因素。(2)病房管理,对病床高度进行合理调节,避免坠床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增强患者舒适度。确保病房地面干净,以免患者不慎滑倒,夜间增加灯光亮度,降低其摔跤风险。在患者入院后,应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并叮嘱患者住院时间应注意的事项,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家属需要暂时离开时,应妥善安置患者,并将防护栏固定好,并将呼叫器装置放在患者床头容易够得着的位置,以便患者有需求时能够自主按铃。(3)加强对院内感染情况的监控:加强对护理内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每个月针对有过临床实际操作的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手部监测,病菌监测主要采用微生物检测仪器来进行,加强对无菌操作的宣教,保证无菌操作。除此之外,要求严密监测呼吸内科室内空气及室内物体表面卫生情况,确保二者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在无菌操作方面,还可采取严格督促和奖惩等办法来督促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方面的规范管理。(4)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对自身病情没有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极容易抽选悲观或绝望的思想情绪,尤其在较大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波动产生时,会对治疗在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最新治疗进展告知患者,鼓励并帮助患者重拾康复新型及勇气,为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各类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注重加强对患者心理方面不良情绪的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起对抗病魔的信心。加强对患者身体功能方面的指导,给予患者全身支持性治疗,这类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高。(5)纠纷防范措施:呼吸内科中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与患者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针对此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为患者服务,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1)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气状况进行记录比较,包括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次、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
(2)对2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以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4]作为评估的标准,分值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成正比。
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 22.0软件作统计,计量数据以()代表,差异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n)]代表,差异行χ2检验,P<0.05时有意义。
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率、呼吸频次、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2组指标间存在差异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气状况等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前2组的各项量表评分不存在特异性差异,可以对比(P>0.05);在分别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指标间存在差异 (P<0.05)。见表 2。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通常以老年患者居多。随着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呈下降趋势[5],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使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在老年患者当中,呼吸道疾病较为常见,该类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6-7]。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通过病情监测、药物和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病情,但是由于呼吸科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机体抵抗能力差,因而对护理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亟需对现有措施进行优化[8]。
而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实施弹性排班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专科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在护理过程中对于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9]。同时加强病房管理能够给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加强了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及身体功能方面的指导,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帮助患者提高对病情、注意事项的了解,提升自身免疫力,给予老年患者细心、耐心的关爱,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第三,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监测,给予患者一个温馨、舒适、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效果[10]。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