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泽民
(宁波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各国经济的发展来源于贸易的交流,海上港口和陆地关口成为贸易的交通枢纽,由于海上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而成为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占世界贸易运输量近七成。通常情况,全球性国际贸易大都市大约70%以上都处于大海口海岸线或大河口三角洲的里面或周边,其中最著名的港口城市都是工业发达、经济繁荣的世界名城。港口城市的发展会带动港口贸易、临港产业和港口经济圈的发展。2006年1月1日,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成为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与国际上的众多国家地区都有着频繁的交通运输和贸易运输来往。这些优势不仅铸就了宁波-舟山港现在的繁荣,而且还带动了港口附属经济的衍生和宁波市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不仅加速了宁波-舟山港临港工业的集聚态势,而且港口服务向高端的物流服务和临港工业发展,成为了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世界第四大港口。因此研究宁波-舟山港口的发展,对带动宁波各产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宁波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表1所示。自2006年宁波港和舟山港统一后,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总量一直处于急速上升的状态,到2012年宁波-舟山港就已成为货物吞吐总量第一港。到2017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突破10亿吨大关。2007-2011年,货物吞吐总量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以上,处于较高速发展的阶段。2012-2015年,受到世界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货物吞吐量的增长率增速低于常年水平。另一方面,在港口内部,宁波和舟山两大港域在资产、货源和航线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在外部环境上,上海港、青岛港和福州港等大港的发展也对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1]。为了应对发展中遇到的内外矛盾,浙江省政府最终在2015年9月成立了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两港本质上的一体化,同年11月宁波-舟山港集团被并入到浙江海港集团,以促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
在宁波港与舟山港合并后,宁波-舟山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着中高速发展的趋势。(表1)由于两港的合并带动了宁波市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宁波市对外贸易的发展。2009年,由于全球 “金融危机” 的爆发,宁波市乃至全国对外贸易出现短暂的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凸显,当年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为-4%左右。从2010年开始宁波市调整发展策略和思路,积极相应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得以改善,当年增长率高达25%以上。2011年至今,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发展,其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虽然在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2 000万标箱,成为了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但是这个地位与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6年蝉联第一的地位相比远远不足,位于劣势。[2]
2006-2018 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经济总量以级数态势增长,稍有波动但是基本维持在5%~20%的区间内,平均增速在10%以上,这与我国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较快的国情相吻合。受2008年全球 “金融危机” 的影响,2009年的总量增速下降到10%以下。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力的减弱,全球的经济开始复苏,宁波市生产总值的增速也开始出现反弹,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如表1所示,反映了2006-2018年宁波市三大产业各自的总值增长的态势和增速,以及宁波市各产业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从总量上看,2006-2018年,宁波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值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从结构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2018年宁波市第一产业在宁波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下降到了2.85%。第二产业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在2006-2011年有波动,但是总体占比还是保持在53%这个水平线上。从而在2012-2018年间,第二产业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主要因为在此期间,由于港口的合并使得宁波市临港服务业快速崛起,对宁波市第二产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3]由于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45.9%。
表1 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宁波市三次产业 单位:亿元
港口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它衍生出的港口工业和港口服务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结构来说,生产的分工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细,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各个产业部门的组成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别造成了各个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的不同。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城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出现巨大的差异。[4]
3.2.1 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一产业相关关系
由表1数据得出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一产业大致成线性关系,所以由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得出样本回归方程为:
应用E-Views的最小二乘法程序,输出的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即样本回归方程为:
3.2.2 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相关关系
由表1宁波-舟山港与宁波市三次产业的数据得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大致成线性关系,所以由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得,样本回归方程为:
应用E-Views的最小二乘法程序,输出的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样本回归方程为:
3.2.3 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三产业相关关系
由表1宁波-舟山港与宁波市三次产业的数据得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三产业大致成线性关系,所以由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得,样本回归方程为:
应用E-Views的最小二乘法程序,输出的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即样本回归方程为:
表2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回归模型结果之一
表3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回归模型结果之二
续表3
3.2.4 结果分析
通过宁波市生产总值与宁波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宁波市第二产业的相关度最高,与宁波市第三产业的相关度位居第二,而与宁波市第一产业的相关度最低。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宁波-舟山港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的宁波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宁波市的经济发展的。就是说随着宁波-舟山港的日益繁荣与发展,会带动很多与第二、第三产业有关的港口衍生经济,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钢铁业,第三产业中的港口服务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产业。[5]
第一,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港口的发展主要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船舶建造、货物运输海运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宁波-舟山港的港口物流和宁波市临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宁波市和宁波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带动了宁波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影响着宁波市相关产业尤其是宁波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4]
第二,对其他产业的辐射作用。港口产业除了保留有最基本的搬运装卸功能和集疏运功能外,还发展出了许多辅助性行业,港口的持续发展同样能够推动产业链下游服务业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越快,越能够为临港产业提供更多更专业化和更个性化的运输服务,为服务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由此可见,港口能够通过港口产业链,将发展的影响力传递给产业链中的各个产业部门,从而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
宁波-舟山港口发展对宁波产业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第一,宁波-舟山港发展对宁波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产业中临港产业集群和第三产业对港口依存度高。例如与港口和船舶建设相关的有港口建筑业、造船业、修船业;与港口临港工业有关的有矿产品加工业、渔业和石化产业;还有为开展港口的发展和业务的政策保障,势必带动港口物流业、港口金融保险业、港口文化教育产业等发展。
第二,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宁波市第三产业港口服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颠覆性发展。由于物流、金融、港口综合服务业等这些宁波市主要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服务集聚区,并与周边省市形成了快速物流运输体系。另外它们与港口发展的高度关联性也是不可忽略的。未来宁波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以港口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带动了宁波市的进出口贸易,并衍生了依托港口发展的工业聚集产业,主要涉及石化产业、钢铁产业、船舶制造业、能源产业、造纸业、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等。
第四,世界主要港口的发展证明,港口的早期发展是工业聚集产业,之后第二产业会逐渐减弱,向第三产业过渡。因此,宁波港口未来发展方向是港口服务和物流,以及其他的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将成为宁波经济的主体,第三产业将成为宁波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宁波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