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诊改的研究与实践

2021-06-23 10:32:46王蕾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化工管理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训室石油化工目标

王蕾(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0 引言

自2015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意义在于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而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1]。诊改主要从学校办学理念与定位、专业设置与条件、课程体系与改革、师资队伍与建设、学生提质培优5个层面来开展工作[2-3]。其中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手段。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技能课程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通过对该门课程进行课程诊改研究与实践,通过8字质量螺旋的运行,促进课程教学和资源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等,最终提升学生在石油化工这一职业领域的核心技能。

1 课程现状

1.1 课程定位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三年制工科类专业必修技术技能课。本课程共170学时,9.5学分,主要面向化工技术职业岗位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石油炼制,化工产品生产一线的工艺运行控制、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岗位工作必备的基本技术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及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

1.2 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以石化企业生产手册及化工总控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为技术要求,选取典型的工艺运行和产品生产作为模块,在体现石化企业工作情境、真实生产流程的化工仿真实训室和模拟工厂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工艺操作、DCS仿真开停车等技能。使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对今后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内容共包含九个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面向化工类专业学生。有半实物模拟仿真工厂和智能化模拟工厂等实训室作为依托。已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任务书、考核表、教案、活页教材、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源。部分项目实训室、线上教学资源、校本教材等还有待完善。

2 课程诊改目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主要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诊改,使本课程达到建成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够用,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良好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的目标。(1)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岗位进行调研将教学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满足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要求。(2)课程设计目标:包括内容目标、方案目标、评价目标,依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3)课程内容目标:按照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化工行业标准,教学中用经典工艺发展史、励志人物事迹进行课堂思政教育。(4)课程团队建设目标:引入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企业实践,努力建成“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5)教学条件目标:包括先进型、开放型、共享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能满足课程理实一体及校内外培训的教学要求。(6)资源建设目标:包括课程网站建设目标、微课建设目标、资源库建设目标,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

3 课程诊改实施方案

3.1 设计课程标准链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标准链如图1所示,主要是依据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各项标准。保证该课程在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培养、质量管控等方面的规范化和可持续提升。

图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链

(1)课程团队建设。团队带头人要不断加强对学校和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标准的制订和课程资源建设工作。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担任专业技能课程教师。团队教师要积极下厂顶岗锻炼,丰富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努力建成“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

(2)课程内容优化与改革。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风格,选取典型石油加工工艺和热门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作为教学项目,不断融入行业发展新动态、新技术,融合课程思政,形成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与时俱进的系统化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探索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做三位一体,实践中穿插理论与课程思政,理论包含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做中学的乐趣。

(4)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积极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丰富线上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在线学习部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符合三教改革要求的“岗课证”融通的校本教材。不断修订,更新,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扩建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实训室,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增设柴油加氢、催化重整模拟工厂,增购配套电脑。加强实训室内涵建设。编写化工仿真操作、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油品分析课内实训的专业实训材料。制定实训室操作条例,规范实训室管理制度。

(5)考核体系改革。本课程学习评价采用阶段考核评价、综合考核评价两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阶段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两大方面,所得成绩汇总到一张考核评价表中,与综合评价成绩加权得分为总成绩。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3.2 建立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

课程建设以内部质量改进螺旋为课程改革的动力,以建立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课程质量改进螺旋,进行课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完善,努力构建针对课程质量提升的“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动态循环(监测、预警、改进)、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的8字循环型内部质量改进螺旋,如图2所示。

图2 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

4 课程诊改成效

经过一轮的诊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初见成效,目前,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均为“双师型”素质教师;课程教学条件能满足“理实一体课程”教学需求;建成并投用有智能化模拟工厂、常减压半实物仿真工厂和柴油加氢仿真工厂三个实训工厂;该课程采用自编校本教材。课程内容中引入思政元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线上教学资源正在建设,课程教学方法加入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线下随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线上教学平台具有直播、在线学习、考勤、主题讨论等多种课堂互动活动,通过统计学习行为、在线测验、考试等功能验证,该方法教学效果较好;接受校级、院级两级督导,注重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形成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和闭环反馈。该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上精品课。

5 结语

课程诊改任重道远,未来努力方向将继续搜集身边课程思政素材,引入企业文化,扩充课程外延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适当采用竞赛的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增加模拟工厂的操作训练,为学生日后角色的转换做好准备。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大力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考核办法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由传统的单一考核模式向综合考核评价转变,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学效果;教师走进工厂,企业专家走进课堂,打造“双师型”素质的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实训室石油化工目标
《石油化工应用》2022年征订启事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石油化工建设》第40卷总目次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6年(第33卷)1~6期分类索引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我们的目标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