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韦 春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
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发作性偏头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主要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1]。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有研究指出,用此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程较长,副作用较大,患者易出现嗜睡、疲劳、体重增加等症状,长期服用甚至可诱发抑郁症。中医认为,前庭型偏头痛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治疗此病应从化痰降浊、祛瘀通络等方面入手。在本次研究中,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采用通窍活血温胆汤对5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接诊的10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或MRI检查排除患有颅内器质性病变。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通窍活血温胆汤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各5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36例;其年龄为16~77岁,平均年龄(48.81±7.61)岁。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38例;其年龄为13~70岁,平均年龄(45.39±7.1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为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规格:5 mg×60粒)的用法是:口服,10 mg/次,1次/d。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规格:6 mg×30粒)的用法是:口服,12 mg/次,3次/d。持续治疗至患者无头痛症状10~14 d后,让其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用量改为5 mg/d,1个月后改为隔日5 mg。如患者的病情未再复发,让其2个月后停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仅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继续治疗)。如患者的病情仍未再复发,让其3个月后停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在此基础上,为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加用通窍活血温胆汤进行治疗。通窍活血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是:川芎12 g、赤芍12 g、桃仁12 g、红花5 g、白芷12 g、石菖蒲12 g、当归10 g、黄连5 g、法半夏12 g、胆南星10 g、柴胡12 g、陈皮6 g、茯苓12 g、党参30 g、白术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对于存在外感风邪、头痛畏风、颈项不适情况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葛根、羌活。对于存在明显痰浊、恶心、舌苔厚腻等情况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厚朴、砂仁、薏仁,并重用方中的法半夏及陈皮。对于存在化热症状的患者,重用上方中的胆南星、黄连。对于存在发病日久、头部刺痛、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瘀血阻络等情况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地龙、全蝎等虫类药物。对于存在颞部胀痛、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滑等情况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柴胡、菊花。对于存在气血不足症状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补血药。对于存在失眠症状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对于存在久病焦虑情况的患者,在上方中添加佛手、郁金、川楝子等。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为其适当加减上方中的药物。治疗2个月后,减少上方中的药物,以健脾理血药为主继续治疗1个月。如患者的病情未再复发,可让其停药。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是:(1)临床控制: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未减轻。(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观察治疗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3)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体重增加、困倦、情绪障碍等)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治疗后3个月内,通窍活血温胆汤组5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12%;常规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36%;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常规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情绪障碍、困倦、胃肠道症状及嗜睡等)的发生率为16%,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中医认为,前庭型偏头痛的致病原因如下:1)感受外邪,上犯巅顶,邪气滞留,阻遏清阳;2)内伤诸疾致气血逆乱、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络脉不通或头目失荣。此病的病位在肝、脾、肾,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2-4]。有研究指出,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程较长,副作用较大,患者易出现嗜睡、疲劳、体重增加等症状,长期服用甚至可诱发抑郁症。通窍活血温胆汤中的川芎、红花、白芷、赤芍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开郁、祛风燥湿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石菖蒲具有醒神益智、开窍豁痰、化湿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健忘、耳聋、癫痫等多种疾病;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法半夏具有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的功效;胆南星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发热;柴胡具有退热、疏肝解郁、和表解里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党参具有养血生津、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的功效;白术具有燥湿、化浊、止痛的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化痰降浊、祛瘀通络、祛风止痛、清热平肝之功。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通窍活血温胆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3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表明,用通窍活血温胆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邱清等[5]在临床研究中将60例痰浊中阻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温胆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通窍活血温胆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