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穿刺16F微通道输尿管镜下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2021-06-22 08:27:54陈文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软镜肾结石清除率

陈文辉,张 佼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重庆 405200)

肾结石是由各种因素导致钙、草酸盐、尿酸盐等晶体物质被尿液析出后在肾脏沉积所形成的结石。该病属于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大量食用动物蛋白制品、奶制品、高糖制品、高脂肪食物等)是导致其形成肾结石的主要原因。这类食物可增加患者机体对尿酸、尿钙、尿草酸的排泄量,从而可增加其形成结石的风险。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进行取石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等微创碎石手术在肾结石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2]。本文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用经皮肾穿刺16F微通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肾结石。2)存在腰痛、尿血等症状。3)对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提示其肾脏内存在结晶体。4)其肾结石的直径不超过2 cm。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2)合并有恶性肿瘤。3)临床资料缺失。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7例患者,观察组有36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1.2 方法

1.2.1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采用经皮肾穿刺16F微通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为: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对其手术区域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品牌:狼牌,型号:8703.534),观察输尿管的情况。逆行置入F5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将尿管及导管的远端固定好。协助患者调整为俯卧位,用软垫将其腹部托起,在其腰背呈一条直线的状态下,尽量突出其肾脏所在部位。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选择11肋间及腋后线的交界处作为穿刺点。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待穿刺针行至肾盂后,拔出针芯。将导丝置入穿刺针鞘,使用筋膜扩张器将穿刺通道扩张至16F。置入输尿管硬镜,查看肾脏的情况,确定肾结石的位置、直径等情况。连接冲水装置,拔出导丝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冲水的压力。经输尿管硬镜操作鞘置入钬激光光纤,根据治疗的情况调节钬激光的输出功率,并开始碎石操作。在完成碎石后,置入双J管,留置肾造瘘管,并将其固定好。手术结束2~3 d后,观察患者肾结石残留的情况。对于结石残留较多的患者,在一期手术结束7 d后,对其进行二期手术。在二期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留置3~4周的双J管。

1.2.2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为: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经尿道置入输尿管硬镜,逆行置入斑马导丝至肾盂,然后退出输尿管硬镜。置入输尿管扩张鞘,在确认置入的位置准确后保留外鞘,拔出内鞘。沿着外鞘置入输尿管软镜(品牌:STORZ,型号:11278A1),然后一边冲水,一边进镜,观察肾脏的情况,明确结石的位置及直径等情况。在明确肾脏的具体情况后,拔出导丝,置入钬激光光纤,开始碎石操作。在完成碎石后,留置双J管。留置2~3 d后,观察患者肾结石残留的情况。对于结石残留较多的患者,在一期手术结束7 d后。对其进行二期手术。在二期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留置3~4周的双J管。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指标(包括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胃肠功能复原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术后结石的清除情况(包括进行一期手术、二期手术后结石的清除率)及并发症(包括感染、发热、尿液外渗及出血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胃肠功能复原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例数 手术用时(min)术毕至胃肠功能复原的时间(h)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对照组 36 93.27±16.85 33.62±11.36 16.59±4.46 9.46±2.49观察组 37 57.69±11.25 20.54±10.68 8.47±2.53 6.85±1.49 t值 10.637 5.070 9.601 5.73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术后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一期手术后结石的清除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进行二期手术后结石的清除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的对比[%(例)]

2.3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对照组36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37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81%,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肾结石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肾绞痛及尿血等。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损害其肾功能,并可增加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甚至可导致其发生尿毒症。

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包括进行体外碎石术、取石手术等。研究证实,根据患者发生肾结石的位置及大小选择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结石的清除率[3]。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上治疗肾结石最为常用的手术之一。该手术具有创伤性较小、结石的清除率较高、患者的痛苦较小等优点。尤其是对于结石直径超过3 cm的患者,用该手术进行治疗后其结石的清除率较高[4-5]。

近年来,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输尿管软镜的镜体较软,头端能双向360°弯曲,有利于手术医生全方位地观察患者肾脏内的情况。同时,输尿管软镜的镜体较细,尤其适用于治疗直径较小(≤2 cm)的结石。用该手术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可自行排石,术后1~2周再对其进行二期手术,其结石的清除率可显著提高。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除直径较小的结石方面,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更具优势[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经皮肾穿刺16F微通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均较好,安全性均较高。不过,用输尿管镜软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该病的创伤性较小,患者进行一期手术后结石的清除率较高,术后康复的速度较快。

猜你喜欢
软镜肾结石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9:02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8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6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