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与其病情、预后的关系

2021-06-22 08:27:54魏向明袁强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格拉斯哥例数缺血性

魏向明,袁强辉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广东 龙川 517300)

罹患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此病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1]。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复杂多样。多数此病患者会出现行为障碍、吞咽异常及语言沟通困难等症状[2]。有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会加快其病情恶化的速度,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其预后[3-5]。本文对龙川县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与其病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中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和出现轻度残疾的患者作为A组(40例),将其中出现重度残疾的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和死亡的患者作为B组(30例)。A组4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其平均年龄为(45.92±2.46)岁。B组3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其平均年龄为(45.98±2.4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规定的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6];2)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3)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在24 h以内。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精神疾病;2)中途更换治疗方案;3)患有恶性肿瘤;4)患有传染性疾病;5)近期内接受过抗凝治疗;6)处于经期或妊娠期;7)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次日的清晨,抽取其静脉血2 mL,置于凝血功能专用采血管中。对血样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层血浆,应用相关检测方法检测凝血功能指标。

1.4 观察指标

1)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7]对两组患者的昏迷状况进行评价。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昏迷程度越轻。2)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8]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状况进行评价。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45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越轻。3)观察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4)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 2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A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B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1 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 s )

组别 例数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 40 13.54±1.01 9.64±0.44 B组 30 9.65±0.87 16.43±0.98 t值 3.172 5.770 P值 0.002 0.000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A组患者血清D-D的水平低于B组患者,其MPV小于B组患者,其TT、PT、APTT均短于B组患者,其PLT高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D-D(g/L) PLT(×109/L) MPV(fl) TT(s)A组 40 11.09±1.02 33.98±1.97 3.09±0.48 189.02±9.88 12.89±1.05 16.22±3.25 B组 30 14.78±1.79 37.87±1.55 5.78±0.93 140.98±6.76 17.88±1.78 27.50±5.62 t值 3.511 2.732 2.472 40.272 4.503 10.745 P值 0.001 0.008 0.015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高于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此病主要是由脑供血动脉闭塞或狭窄、局部脑组织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况导致局部神经受损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现肢体瘫痪、吞咽及语言功能下降,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研究称,发生凝血功能紊乱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相关的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密切相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6分者,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高达75%~8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3分者,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接近100%[9]。王祎明[10]在临床研究中对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和出现轻度残疾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46例),将其中出现重度残疾的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和死亡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33例)。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D-D的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其MPV大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其PT、APTT均长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其PLT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有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可导致其病情加重,增加其治疗的难度,影响其预后[11-12]。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与其病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猜你喜欢
格拉斯哥例数缺血性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戴口罩
环球时报(2020-09-03)2020-09-03 15:01:14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更正
做鬼脸
环球时报(2017-08-17)2017-08-17 07:47:04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圣诞之吻
环球时报(2016-12-12)2016-12-12 14:17:18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