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家庭随访中的应用

2021-06-22 07:05:44刘妍妍
循证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陶 静,刘 玲,刘妍妍,张 健,李 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230022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病变及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方法[1],此类手术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问题[2]。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快速康复骨科的发展,多数病人住院时间较短,但病人及家属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足够的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3]。因此,病人出院后的家庭延伸护理尤为重要,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延伸护理是近年来发展的,是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或家庭的新型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病人住院期间,更注重病人远期居家的康复指导[4]。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科开展了术后病人“互联网+”延伸护理随访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20例,按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70.00±4.56)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9.00±3.35)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意识清晰、思维清楚、可以正常交流;③首次住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④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②既往有下肢肌力不足或偏瘫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的术后随访模式,出院当天责任护士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功能锻炼方法、居家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观察、饮食指导等,术后1周、2周、3周时给予电话回访,了解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进行门诊随访。

1.2.2 试验组

1.2.2.1 成立“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髋关节置换术相关专业知识,并对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进行考核,要求掌握率达100%。

1.2.2.2 制作功能锻炼视频

延伸护理服务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录制了相关功能锻炼视频,包括股四头肌练习、踝泵运动、助行器的使用、如何上下楼梯、如何弯腰拾物、如何正确地翻身等。穆红等[5]研究结果表明,视频具有快捷、直观的特点,使用视频健康教育可以加深病人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接受度。录制视频的时候,考虑到病人的年龄,做到以下几点:①尽量减慢语速,吐字清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②选择宽敞、明亮的场所,制作视频时保证画质清晰;③演示动作时尽量放慢速度,逐条讲解,以便病人更好地掌握。

1.2.2.3 组建术后延伸护理微信群

小组成员打印微信群的二维码,出院当天指导病人或者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小组成员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姓名备注,同时将病人手术类型及出院时的具体情况,包括功能锻炼情况、是否下地行走、存在哪些问题、依从性等进行书面登记,以便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同时指导病人学会通过微信向医务人员进行咨询,如发送视频、图片、语音等。

1.2.2.4 居家康复指导

延伸护理服务小组每天定时发送相关功能锻炼视频,供病人点击观看。同时要求病人采用日常打卡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反馈自己功能锻炼视频和日常起居情况,小组成员通过观看病人反馈的功能锻炼视频,及时了解病人锻炼进度。对存在问题的病人,及时给予纠正,并要求病人重新进行锻炼打卡,直至病人完全掌握锻炼的方法。病人如有任何疑问,均可以在微信群里进行提问,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并咨询医生,然后给予答复,确保指导科学、有效。

1.2.2.5 云随访的使用

延伸护理服务小组每周利用云随访系统与病人进行1次语音沟通,及时了解病人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记录。然后对所有病人的云随访记录进行问题总结,总结病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小组成员将重点问题在微信群中进行反复、详细的讲解。

1.2.2.6 心理康复指导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病人的心理康复特别重要。延伸护理服务小组每周运用云随访与病人进行1次语音交流,指导功能锻炼的同时,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动员病人家属关心、关爱病人。必要时

请心理咨询师给予疏导。

1.3 观察指标

1.3.1 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每天必须进行的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活动[6]。采用Barthel指数对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包括洗澡、进食、穿衣、修饰、如厕、大小便控制、床椅转移、上下楼梯、平地行走10项,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7]。

1.3.2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病人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功能、步态、行走距离、行走辅助器、关节畸形与活动范围7个维度,满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70分为差,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的越好[8]。

1.3.3 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表格包含20个项目,主要从服务态度、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arthel指数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髋关节功能(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Harri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护理工作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单位:分

3 结论

3.1 “互联网+”延伸护理可提高髋关节术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易发生各类并发症,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中产生的恐惧感,可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9]。由于对术后功能锻炼认识不足,很多病人担心日常活动会对人工关节造成伤害,所以术后居家活动过多依赖家属,这样既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又给病人家庭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时间长达6个月,甚至更长,如果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就会加重配偶及子女的负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10]。同时,会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愧疚感。徐芙蓉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的实施,借助微信平台、云随访等系统,为病人提供全程的、持续性的康复指导。通过分享功能锻炼视频,更直观地帮助病人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鼓励病人通过日常打卡的方式,分享功能锻炼和日常活动心得体会。病友之间相互鼓励,加上护理人员的科学指导,使病人更快的回归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2 “互联网+”延伸护理可提高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

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恢复依赖于长期、持续的功能锻炼,如果功能锻炼监督不够,其依从性很快下降[11]。由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大多年龄偏大,在心理状况、依从性等方面不尽人意,掌握的功能锻炼方法也需要予以时常的纠正[12]。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病人住院时间大幅度缩短,护患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也随之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病人对于出院后康复指导需求的增加。行关节置换的大多为老年病人,老年人存在记忆力减退,对信息的接受能力、速度、质量明显降低[13]。本研究中,延伸护理服务小组通过微信群每日定时发送功能锻炼视频,采用打卡的方式,督促病人观看,同时要求病人在微信群里反馈自己功能锻炼的效果。对于存在问题的病人,小组成员通过云随访系统,与病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必要时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给予指导。

3.3 “互联网+”延伸护理可提高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护理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直接评价。本研究中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在病人出院后,给予院外康复指导,护患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因为病人出院而终止。小组成员在指导功能锻炼的同时,注意病人的心理指导,鼓励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 小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延伸护理为病人出院后提供延续性的康复指导,提高了病人术后居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术后髋关节功能,同时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