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2021-06-20 15:55:57贾军霞
新课程·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

摘 要:优秀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最美名片,而家庭教育更被视为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比起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父母和亲人对于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也被很多的家长和学校所重视。但是家庭教育中怎样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品德形成才是最科学的,也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在实践中共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小学生品德;影响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个人修养的形成,尤其是通过家庭教育对子女品德造成影响,这与“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的说法不谋而合。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从细节上潜移默化地带给子女正确、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带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入校园,优秀的品格延续到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之中。时至今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品格的影響依然是教育界不断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1.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小学生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其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很多家庭子女成长的环境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父母等家庭成员为核心,在家庭的范围内生活和成长,因此,家庭环境可以说是对学生品德影响最大的环境。

2.父母行为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

作为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教师,父母行为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不仅非常直接,而且影响深远。从每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到他们进入小学,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学习,所以,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正确的,子女在经过模仿之后也会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不当,那么也会对子女的品德造成不好的影响。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对于学生品德的影响

受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还是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授,但是学生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实践在课堂上学到的思修内容,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放学回到家里之后,家长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认知。

二、家庭教育在影响小学生品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式僵化,手段不科学

目前,在大多数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于子女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要么溺爱子女,要么过于严苛,要么在教育过程中不考虑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强硬的手段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指导,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子女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品德修养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和子女的沟通,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氛围不和谐,影响子女良好品德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这一阶段,和谐的家庭关系能为子女提供充足的安全感,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家校之间联合不紧密,品德教育脱节现象明显

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很多家长认为学校是负责学生品格培养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地点,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入学校之后就大功告成了,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品德的影响。在子女的生活中,不太注重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仅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重点,品德教育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三、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小学生的品德

1.转变教育思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首先,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避免因为反复说教而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要重视榜样的力量,从小处着手,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地培养子女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对于子女的学习也不应该单纯地用成绩的好坏来进行评价,而应该多和子女进行沟通,及时地发现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用平等的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子女良好品德的形成

为了促进子女优秀品德的形成,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成员之间应该始终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进行相处,彼此理解和尊重,遇见问题时,尽量通过良性的沟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吵架和家庭暴力,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温暖、轻松的家庭氛围。

3.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

对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积极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性的、长期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校中的动态,结合生活实际将学校教育延续到家庭教育之中,配合学校进行学生品德教育。

家庭不仅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更是他们品德形成的最初土壤,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子女的品德教育,用正确的方式去教导孩子,同时还要积极同学校和社会配合,与时俱进地采取更加适应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析家庭教育在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特殊价值[J].新课程(上),2019(2):235.

[2]刘平平.小学生品德发展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3]吴迪.小学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作者简介:贾军霞,女,甘肃兰州人,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影响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14:57
适龄人口变化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投资者情绪短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商业经济(2016年11期)2016-12-20 19:44:0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论个案串联教学法在影响研究教学中的活用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27:59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49:41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41:56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1:02:05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