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英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降低影响研究
郑英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 宁南,615400)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降低影响。阴道分娩产妇取样96例(皆为我院2020.01-2021.01接诊),随机分组,行常规护理(n=47,参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对比QOL、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试验组4.08%(2/49)产后出血率,低于17.02%(8/47)的参照组,同时,试验组QOL、满意度、新生儿 Apgar评分皆高于参照组,P<0.05。预见性护理具有降低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率,改善生活质量、满意度、新生儿状态的影响作用,可广泛应用于阴道分娩护理。
产后出血;影响研究;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为阴道分娩常见并发症,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妊娠期合并症、流产、多次妊娠、巨大儿、胎盘前置有关[1]。潘滢[2]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小其产后出血量。故此,本文取样96例,主要研究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应用优势,以期取得更优护理效果,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阴道分娩产妇取样96例,试验组22至37岁,平均(26.53±1.74)岁,孕38至43周,平均(41.03±0.48)周,参照组22至37岁,平均(26.57±1.78)岁,孕38至43周,平均(41.12±0.43)周,(P>0.05)。
参照组行对症处理、对症处理、产前检查、体征观察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1)状态评估:评估产妇经济、心理、身体状况,了解掌握其心理变化,据此评估其护理需求,制定护理计划。(2)针对营养欠缺、体质较弱者,需加强饮食干预,叮嘱其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并结合散步等方式增强分娩耐受力。(3)心理护理:为预防产妇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争取家属支持,提醒其多陪伴、关爱产妇,为产妇营造舒适环境,减少其心理应激。(4)产时护理:安抚产妇情绪,指导其通过拉玛泽呼吸方式促进胎先露,缓解疼痛,第二产程时需注意保护会阴,避免损伤软产道。第三产程需对胎盘剥离、软产道损伤情况进行观察,酌情施以针对性处理措施。
观察两组QOL、新生儿 Apgar、满意度评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新生儿健康度、满意度正相关。同时,观察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出血率、出血量。
分析表1:试验组4.08%(2/49)产后出血率,低于17.02%(8/47)的参照组,参照组产后2h、12h平均出血(121.52±16.39)、(243.66±65.85)ml,比试验组(98.31±33.72)、(197.83±67.91)ml的出血量多,P<0.05。
表1:产后出血率、出血量观察 [,n(%)]
对比 QOL评分,试验组产后社会功能(81.49±5.45)分,躯体功能(77.62±5.83)分,角色功能(80.12±6.37)分,认知功能(83.28±6.54)分,比参照组高,P<0.05。
表2:QOL评分 (,分)
参照组满意度(85.74±6.59)分,比试验组(90.25±6.43)分低,T=3.392,P=0.001。出生10min后,试验组新生儿 Apgar(9.34±0.15)分,比对照组(8.97±0.48)分高,T=5.141,P=0.000。
阴道分娩恢复快、损伤小,也称为顺产,具有一定几率引起产后出血,主要与产妇用力不正确、子宫收缩乏力有关[3],可延缓其产后恢复进程。常规护理在防止产后出血方面效果甚微,对于此,余锦霞[4]在研究中提出,预见性护理则具有预防产后出血,改善产妇生活质量的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4.08%(2/49)产后出血率,低于17.02%(8/47)的参照组,且其产后2h与12h的出血量皆低于参照组,QOL、满意度、新生儿Apgar分值更高,分析其中缘由:通过预见性状态评估、营养调护、运动指导、心理护理、产时护理等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提升产妇分娩耐受力和分娩认知水平,使产妇做好心理准备,减少产妇应激反应的同时,可为其顺利分娩奠定基础,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产妇有无肛门坠胀感、面色苍白情况,针对性采取子宫按摩、检查宫腔、注射宫缩剂等方式减少出血,促进其产后恢复。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具有降低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满意度、新生儿状态的影响作用,可广泛应用于阴道分娩护理。
[1]王爱丽,左艳君,孔祥静,等.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8):173-174.
[2]潘滢.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