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新疆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海洋之歌》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的二维动画影片,它的优秀之处不仅仅是依托有趣的剧本,更显著的是其对整个影片所进行的风格化的处理,优秀的风格化处理使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也能脱颖而出,《海洋之歌》的出现打破了我对于二维动画只能以剧本和画面精美取胜的思维模式,为我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今后二维动画创作的新思路。
《海洋之歌》是于2014 年上映的二维动画电影。该片由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执导,由爱尔兰Cartoon Saloon 公司制作,是一部欧洲多国合作片,并于2015 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该片由爱尔兰本土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并融合了爱尔兰的民族文化,历时七年,以纯手绘的方式制作完成,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二维长片作品。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动画市场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维技术日趋成熟,三维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动画能呈现出更加立体、真实、精致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二维动画想要脱颖而出,其美术风格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海洋之歌》这部作品的人物造型中,导演汤姆·摩尔延用了其上一部作品《凯尔经的秘密》的人物造型风格,即极简风格。他以高度概括的方式对人物进行造型,人物造型上没有多余的线条,也没有过多的装饰,使得角色形象干净简洁的同时但不失美感,极简却不简单。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如图1 所示)的造型设计都是以圆形、弧线这样的几何形体和线条来进行概括造型的。其中又突出的设计了其头部的部分,圆圆的脑袋和眼睛,这样的造型既简洁明了,再加之以明快的色彩,便凸显出小孩的可爱和天真,在辅之以柔和的弧线线条去塑造孩子的其他部分,弧线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动态美,协调的同时又不单调。这样的造型设计使得人物造型独特风格鲜明。康纳这个角色的设计,主要以矩形和直线这样的组合来进行塑造,矩形给人以一种严肃、稳定的视觉感受,因此这个角色形象的头部和躯干都以矩形为主,再辅之简洁的直线来进行塑造,手的部分也同样处理成了矩形,这样一个高大、稳重、硬朗的父亲的形象就塑造起来了,在色彩上也选择冷色系的蓝色作为其主要色彩,在搭配上互补色的黄色。整个形象给人以,看似简单实则相当考究的感受。在造型设计中,玛查女巫和奶奶的造型设计上采用了相同的概括方式,都是体态上采用圆形来进行概括,体现出老太太的这种体态的丰盈感。在面部的塑造中多采用三角这样比较尖锐,给人以不安定、邪恶的感受的几何形来进行概括。这样的概括直观地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等因素,符合剧本中对于人物的设定,造型上又简洁明了,辨识度高。
图1 《海洋之歌》主人公之一,雪儿
纵观导演汤姆·摩尔的其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一直沿用着这种极简风格,这样高度概括的人物造型受众广,可以适用的与之相搭配的场景风格多,但是相对的要进行这样的概括也是不容易的这也正是值得我去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的地方。
在这部影片的最初的几个场景中,给人最直观的风格感受就是手绘本的风格。其中的大海、天空、岩石、山崖都是以水彩、水墨的绘画方式来呈现的。梦幻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我们也常看见这样的美术风格的动画作品。在这部影片中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导演对于透视的运用,其中的道具、建筑、自然景观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这种特点。这些都是该影片场景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这部影片场景中所呈现出的装饰风格。影片中繁复细密的装饰纹理、由线条组成的肌理感、对空间的几何式分割、从动植物中抽象而来的蜿蜒交织的线条以及经过装饰性处理的物体,这些特征被巧妙地应用在影片的画面构成中,使人回味无穷。
《海洋之歌》延续了导演汤姆·摩尔第一部作品《凯尔经的秘密》的场景装饰风格,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有神话以及爱尔兰宗教等符号,创作出了一部别具异域民俗风情的二维动画影片。《海洋之歌》所呈现出的奇异瑰丽的画面,千变万化的场景,处处显示出凯尔特艺术的古朴细腻和岛国文化的深沉醇厚,每一帧都好似精雕细刻。凯尔特艺术不是对自然的直接再现,而是对于自然事物的提取和抽象的观念发展而来的,平面的装饰与自然元素相结合,将动植物的图案进行抽象、变形、概括而得来的。在《海洋之歌》中,我们看到的代表水流、气流的旋涡,以及对于树木的抽象概括得来的装饰纹样(如图2 所示)都是由此而来。古老的图腾也为本片的装饰性作出巨大贡献,如,单漩涡、双漩涡、十字架等,这些充满宗教象征性寓意的图腾,大多也在影片中起到了的隐喻的作用,但尤为突出是其装饰性的作用。单漩涡在凯尔特文化中代表着出生、成长与死亡。在场景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被石化的精灵多装饰有这一图腾,这一图腾在此处的运用,代表着精灵的头发、胡须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同时也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图2 《海洋之歌》动画截图
《海洋之歌》的场景中多采用曲线的形式来进行塑造,场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曲线造型与色块造型相结合,在辅之以线条进行装饰。线条的运用对动画场景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一样的线条对场景有着不同的装饰作用。画面中比较常见的有曲线、直线等线条表现形式。曲线的运用对动画而言,除了塑造美感和均衡之外,还起到塑造动画场景空间感的作用,曲线可以很好地表现例如起伏的山峦、层叠的海面这些画面的空间感。该影片动画场景也对景物进行了概括,如画面中出现的树木、石头、城镇,都是对客观事物加以概括,让场景的装饰性更加突出。除去线条的装饰,装饰性物体也是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与背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映衬,是组成场景装饰性的重要一环,起到了丰富画面、烘托气氛,甚至连结剧情的作用。在场景中出现的大量装饰性物体,都布置得非常精妙,例如兄妹俩在森林中遇到的神秘小屋,其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装饰性物体,各种几何形体的相框,对称而立的圣母雕像等等,这些装饰性的组合,就营造出了一副透露着神秘色彩的画面。构图在动画场景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汤姆·摩尔的影片对宗教题材艺术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借鉴,画面多采用居中对称式构图。对称式的构图体现出带有宗教意味的郑重。在《海洋之歌》中,对称式构图更是随处可见,呈现出装饰均衡之美。例如呈现石化的麦克·利尔时就采用了对称式的构图,因为麦克·尔是爱尔兰神话中的人物,再加之以仰视的角度,使得这一形象既高大又庄重。《海洋之歌》发行的中国版海报也采用了上下对称的设计。
色彩本身便具有装饰性,《海洋之歌》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教科书式的。色彩的装饰性对塑造场景、烘托氛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色彩本身也能给观众心理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一部影片想要呈现出怎样的画面风格,就需要创作人员通过色彩来实现,色彩作为传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场景中,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对比也会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对比色的运用能塑造空间深度、层次,让观众产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海洋之歌》运用色彩时进行主题色调设定,海洋为蓝色,颜色属性为冷色调,所以可以看到电影画面基本以冷色调为主。例如男孩本在掉入水潭之后(如图3 所示),其中所见的图腾、装饰性的纹样皆以不同明度蓝色来进行表现,烘托出静谧、神秘的氛围。
图3 《海洋之歌》动画截图
二维动画想要在当前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其自身的美术风格是尤为重要的因素,《海洋之歌》对于原创二维动画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对《海洋之歌》的赏析,学习到了一些其在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中的风格化处理。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人物的极简风格,还是场景中所呈现的繁复的装饰性风格,其实都离不开对于事物的观察、总结和概括,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学习汤姆·摩尔对于本土民族元素的运用。即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三维动画创作蓬勃发展,但二维动画依然有三维无法实现的处理手法,重要的是二维动画该抓住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