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1-05-24 14:14:25杨毅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年龄段小班规则

规则是任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规则的应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但是,在活动中,这又是极有可能被忽视的一个教学设计环节,因为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对正常地开展体育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我们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达到体育锻炼这一目的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问题与分析: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差异性

通过实践观察我们抽样跟踪记录了三个年龄段幼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从数据分析中能够看出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班的幼儿入园还不到一年,行为受情绪的影响较大,需要老师多次提出秩序规则来鼓励幼儿安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但在规则坚持性上,小班幼儿的表现明显比中班的孩子更好。进入中班后,幼儿和同伴协商制定规则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大班的多数幼儿在四项规则意识养成及行为中均表现突出,但仍有个别幼儿存在规则意识欠缺的问题。

(二)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养成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规则制定缺乏趣味性

在观察实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热身活动结束后,老师示范并讲解了今天的主要运动技能跨跳的玩法和规则,进入运动核心环节,我发现老师正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用口令和哨令引导孩子们游戏之前排好队,再完成跨跳,由于3号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所以整个活动就得停下来,老师需要再次强调规则。”一节体育活动就像完成军事训练一般机械地进行着,不仅毫无趣味性,而且多次的消极等待让幼儿也达不到合理的运动量。体育活动中大量的秩序性规则,让幼儿沉浸在高控的活动氛围中,造成他们情绪紧张,无法轻松快乐地游戏与活动。

2.幼儿的规则意识缺乏持久性

在柱状图中我们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一部分幼儿无法在体育活动中坚持遵守规则,这些个别幼儿在老师的观察实录中均有这样的描述“活泼”、“多次插队”、 “多次违反”“注意力不集中”。《指南》中强调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个性和能力存在差异的孩子,那么除了关注全体,教师更要重视个体差异的幼儿,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引导,

3.规则与活动目标缺乏联动性

《指南》中强调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教师们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围绕情感、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却一味追求动作技能型规则,而忽略了幼儿自主探索、同伴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规则意识的养成,并没有以整体性思维来引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和达成秩序型、技能型、任务型等规则养成的目标。

二、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养成策略

(一)规则意识要有坚持性

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身体素质较好,但在各项活动中却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究其原因是这些孩子往往稍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明显缺乏应有的坚持性,意志品质较差。如在冬天,天气稍冷,幼儿的出勤率就降低,迟到率就上升……。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呢?一是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带着愉快情绪参加体育活动。二是积极鼓励,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培养活动的持久性。

(二)规则意识中材料的可利用性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一向是很高的,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尽兴的玩儿,但“尽兴”不代表不遵守规则。实际上幼儿在体育活动时,规则意识的体现是最明显的。不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材料的投放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性,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应在鼓励幼儿探索的同时引导孩子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活动,如在体育活动中投放的沙包,各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运用沙包是掌握投掷的一种技能;中班幼儿运用沙包要有目标的投掷,大班幼儿的投掷要达到目标的准确性。如果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能遵守难易程度不同这个规则,那慢慢的幼儿对游戏就会没有兴趣,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在活动中除了投放一些一物多玩的材料以外,还可以在活动中为幼儿投放一些易于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活动材料。

(三)把握活动目标与规则的关系,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内化

《指南》中强調要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于是我们将健康领域动作发展中“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力量和耐力”三个方面各年龄段具体的运动技能目标与情感、知识和技能进行渗透和整合,重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技能和非运动技能方面的整体发展。

体育活动作为规则性较强的活动,对幼儿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不仅要幼儿身体动作的参与还要在智力及情感上付出一定的努力。这种游戏能够使幼儿的机体得到锻炼还提升孩子的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如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聪明的小狗”。要求幼儿双手着地、膝盖着地向前爬行,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要求幼儿向不同的方向爬,在“大灰狼”出现后,又要求幼儿用较快的速度爬,所以在这个游戏中要求参与活动的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人违反了规则游戏就玩不起来了,也就失去了趣味性。

体育活动无论大、中、小班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总是最高的,但体育活动中的规则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它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什么是游戏规则,如何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共同遵守规则。因此,我们在体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在活动中及时纪录幼儿的表现,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采用游戏形式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知道在竞赛中不仅要速度快,更不能违反规则。让幼儿注意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违规行为,使他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遵守规则,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幸福幼儿园 杨毅

猜你喜欢
年龄段小班规则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分成三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