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复习效率

2021-05-24 14:02:17谢美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激励性思维导图

摘要:复习课不仅仅是旧知识的重复和再现,关键是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达到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可视化 激励性 提升能力

数学复习课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复习课具有容量大、时间紧、密度高的特点。然而一般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老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题型的洗礼,被动地跟着老师的讲解,逐渐失去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今天我所讨论的巧用“思维导图”在复习课的作用,探索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的实施与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使知识可视化

思维导图是现代的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之一,具有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思维导图是利用颜色、图像、线条和关键词将内在思维进行外在的呈现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和整理思维。我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在纸的正中央用一个彩色图画或符号开始画思维图,从核心向四周发散画出主要分支线,组成思维导图的基本骨架。每一个分支只写一个关键字,结合符号、图画或色彩让导图更丰富。思维导图中心主题明确,条理清晰,增强我们解决问题,交流和感知的能力,正如谚语所说“一图胜千语”。

二、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我们现在很多数学课堂停留于传统课堂模式,应试教育,重记忆,轻思维;重灌输,轻启发,分数提高了,却没获得到数學思维启发,同时也失去了兴趣。将思维导图引到数学课堂上去,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教学《角的度量》内容时,引导学生做思维导图。首先老师在黑板中央画一个半圆,半圆上标着本节课中心课题“角的度量”。再半圆向四周画主干,再写关键词。主干的线条由粗到细,以突显主干。关键词写上“线、定义、量角、画角、分类”,然后让学生在这些分支上继续做一些小的分支,在线分支写上“线段、射线、直线”。再从相关分支写上有关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自行梳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构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融入了“思维导图”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增,它犹如索然无味的菜中撒了点“盐”,让枯燥的复习变得更加有味道。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能力

在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代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做的笔记只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考试重点,而不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把思维导图引入到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有助于增进我们以下三种学习能力:

1.提高表达知识能力:绘制思维导图,使数学知识外化、可视化。

2.促进知识整合能力:绘制思维导图骨架是思维过程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3.提升创新能力: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更深层次地吸收知识要点,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之,思维导图活跃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个性的张扬,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全面延伸。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让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周小韫;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10期

肇庆鼎湖逸夫小学 谢美凤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激励性思维导图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青年心理(2020年18期)2020-12-03 08:43:00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读与写(2019年1期)2019-11-26 16:01:34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借力信息技术 助力物理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5:07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3:37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