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锋 黄志荣 刘志伟 戴洪法
塑性支气管炎指的是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阻塞支气管,所造成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因为其内生性异物取出后呈现支气管塑性而进行命名[1]。一般情况下塑性支气管炎的儿童发病率并不高,但因为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所以儿童致死率较高[2]。同时塑性支气管炎将会使患儿造成急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3]。所以塑性支气管炎治疗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诊断、同时抑制管型生成,并且及时取出内生异物,缓解气道梗阻、改善通气情况[4]。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儿童塑性支气管炎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中把塑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对象,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0~6岁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塑性支气管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4±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按照常规诊治流程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前需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告知风险,进行签字。术前4~6 h内禁食,术前予以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1,规格:2 ml∶10 mg)0.1~0.3 mg/kg镇静麻醉。术中使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规格:20 ml∶0.2 g)5~10 mg/(kg·h)静脉维持。未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鼻腔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39)进行局部麻醉。在麻醉成功后,选用适当已消毒的纤维支气管镜OlympusBF-XP260F(先端外径2.8 mm,管道内径1.2 mm)或BF-P260F(先端外径4.0 mm,管道内径2.0 mm),经鼻孔或Y型管侧孔插入。若出现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困难的情况,可对纤维支气管镜涂抹无菌的利多卡因凝胶再行插入。依次观察患儿的鼻腔、会厌、声门、主支气管及气管隆突,并对各叶段支气管进行详细检查,但检查的时间不宜过长,若有检查出病变的部位,应当及时地进行支气管灌洗[5,6]。若出现泡沫样分泌物,可使用仪器直接回吸,但在患儿支气管开口处的胶冻状阻塞物不建议直接回吸,可以先在胶冻状阻塞物部位注入生理盐水5~10 ml/次,然后进行负压吸引回吸,压力不易过大,以免损伤到患儿的气管黏膜,直至内生异物全部吸出,并在手术后及时将回吸的灌洗液进行送检。若采用上述方法仍无法吸出部分异物,使用异物钳将内生异物钳出。手术后使患儿保持平卧姿势,把床头角度调高30°,并禁食2 h。如果是病情急性期的患儿低氧血症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呼吸音仍在持续降低,同时影像学上提示无充气,则需要考虑患儿体内异物吸出的不彻底或再次生成异物,应当马上再次进行支气管灌洗,直到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同时患儿的低氧血症明显缓解。术后的恢复中,可让患儿每日按时进行胸部震荡按摩及加强抗感染、体位引流等康复训练,同时术后每天都需要进行常规雾化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回顾分析两组患儿支气管镜下诊断塑性支气管炎的检查,对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病原学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方面的诊断准确率。
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影像学等为判断因素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标准:若患儿在治疗后病症完全消失,同时实验室诊断结果均显示正常,且在影像学方面显示病变部位有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则为治愈;若患儿的症状有所改善,且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好转,影像学示病变较前有好转但并未出现明显改善的为改善;若患儿的症状无变化,甚至有所加重,同时实验室诊断及影像学示病情无变化或有所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病原学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n(%)]
塑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危型疾病,其进展快,病死率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7]。若有肺部感染患儿如出现咳嗽、咳痰、单侧或双侧呼吸音降低、影像学上出现大片肺不张或实变应警惕塑性支气管炎的可能,塑性支气管炎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才能确诊[8]。对于塑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若使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不到缓解,低氧血症不能进行改善的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及时取出阻塞气道的内生异物是最有效的方法[9,10]。现代临床医学中支气管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症的治疗中,也是在诊断与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第一选择工具,同时支气管镜也在其他的儿科疾病中拓宽了应用的范围[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病原学的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大大提升在病原学的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通过对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影像学等方面的观察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有更多患儿的病情有所改善,能够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在病原学的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患儿病情治愈或得到改善,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