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通
梅州市人民医院病案科,广东 梅州 514000
死因分析对于评估某个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十分关键,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我国居民的死因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3]。对死因监测对象的主要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年龄和性别构成比进行分析,了解居民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预防和控制居民的疾病发生意义重大[4]。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数据对于评估医院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能客观反映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和医院的医疗质量[5]。住院病人的死因受多种因素的干扰。本文对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死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构成和死因排序。分析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死亡病例相关数据均来自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病案首页,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可真实反映医院的医疗情况。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6],对疾病进行分类(当同一患者诊断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时,以主要诊断为准)。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构成和死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2018年该院5年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35(24.58%)、388(21.92%)、279(15.76%)、239(13.50%)、219(12.37%)、210(11.86%),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3年-2018年医院总死亡人数为1 770人,男性死亡人数为1 256人(70.96%),女性出院人数为514人(29.04%),男性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见表1。年龄<18岁者200人(11.30%),年龄≤18<45岁者368人(20.79%),≥45岁者1202人(67.91%),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死亡病例的性别构成比
2013年—2018年医院住院患者排名前3位的死因依次为创伤性颅内损伤293例(16.55%)、急性心肌梗死142例(8.02%)、脑内出血58例(3.28%),前3位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7.85%,见表3。且创伤性颅内损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内出血男性人数分别为228人、93人、43人均高于女性65人、49人、15人,(P<0.05),见表4。
表2 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比
表3 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表4 排名前三位的死因性别构成比 例(%)
死亡率对于评估某个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步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焦点问题,其中本文研究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对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影响较大。
2013年—2018年,该院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一致。说明医院医疗质量逐年提高,医院管理部门更加重视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医院可继续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内涵建设,促进院内各科室的协调发展,整合医院医疗资源,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提升危重症患者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减少医院死亡人数。
2013年-2018年该院创伤性颅内损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内出血死亡病例数与国内文献中男性死亡病例数高于女性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男性患者中体力劳动者较多,其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通常诊断时已经很严重了。相关研究者对男性死亡病例的入院记录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经常吸烟和饮酒。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他们大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男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死亡率高的疾病[7-9]。因此,男性群体应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恶化。相关研究中,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0]。老年人的组织器官逐渐衰老,其机体抵抗能力较差,患上疾病后自身的恢复能力较弱。故医院应注重对高龄患者的诊治,加强健康宣教;并且医院还应重视高龄者的疗护,加强高龄者疾病筛查工作和疾病防治工作,尽可能阻止疾病的不断发生和恶化[11-13]。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患者逐渐增多,60岁以上高龄者死亡人数达到67.91%,是死亡病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应加强对高龄者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提升对高龄者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持续满足社会高龄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应将高龄者的体检纳入基本公卫服务计划之中,针对例如流感等疫苗可预防和控制的急性传染病,政府应免费提供给高龄群体。另外,作为大型的公立医院,应开展更多的公益诊疗活动,主动到邻近社区进行健康宣教等义诊活动。
该院5年来住院患者排名前3位的死因依次为创伤性颅内损伤293例(16.55%)、急性心肌梗死142例(8.02%)、脑内出血58例(3.28%),死因前三位占27.85%。创伤性颅内损伤患者死亡率最高,与国内一些学者的报道存在差异。由于创伤性颅内损伤的发病较急,患者就诊时大多数病情已经进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已错过了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创伤性颅内损伤的病死率较高。循环系统疾病中,冠心病的死亡率最高,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应将此作为重点开展工作,尽可能防止肺炎的发生,提升医疗水平。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的死亡率最高,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可能在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受损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等。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政策地不断推动,统计医院死亡病例相关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为医院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供参考,通过对医院死亡病例数据的分析,找出医院的内涵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突破点和方向,可由此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标准化与医院管理合理化,积极探索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患者对一些高危疾病缺乏认识,在发病初期不重视,导致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增加了疾病的死亡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这关系到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和疾病防控工作未引起国内医院的重视。因此,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确保更多群体的健康,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创伤性颅内损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内出血对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中男性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患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死亡人数也在增加,60岁以上高龄患者是疾病预防和控制应高度重视的群体,应结合死因分析结果,将疾病防控的重心工作提上日程,主动开展的健康宣教等活动,并加大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力度,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减少医院死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