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青岛“质”造

2021-04-14 03:56:17王欣
走向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说家奇幻动作

王欣

2021年的春节档国产电影格外热闹,有哭肿双眼的《你好,李焕英》,有热血超燃的《新神榜:哪吒重生》,还有令人惊叹的《刺杀小说家》。在众多电影中,主打“奇幻”的《刺杀小说家》呈现的是一场特效惊艳的视觉盛宴,让观众走出电影院时直呼“过瘾”。

你知道吗,《刺杀小说家》这部贴着“青岛质造”标签的奇幻大片,70%的戏份是在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拍摄的。从《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到《刺杀小说家》,中国电影人在这里实现了“连环三击”。

5年磨出“一部厉害的电影”

《刺杀小说家》讲述的是一个“凡人弑神”的奇幻故事:董子健饰演的作家路空文笔下的文字能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命运,雷佳音饰演的杀手关宁被派去阻止其完结小说,但没想到的是,他也被路空文写进了小说中。父亲、小说家、复仇少年3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原著作者双雪涛在创作《刺杀小说家》时文思如泉涌,在两周之内完成了这部篇幅不长却内容浩瀚且文字表达没有边界、极尽想象的小说。当导演路阳花了1个小时看完后,对这部小说非常喜欢,当即决定把它拍成电影。

虽然原著小说风格诡奇荒诞,有丰富的想象和解读空间,也给电影留下了大量二次创作的机会,但电影创作受限于种种现实条件,转化过程并非易事。将《刺杀小说家》小说改编成具备拍摄条件的电影剧本,路阳和团队花了接近两年,大刀阔斧地改剧本,用电影语言打乱重组整个故事的结构、丰满了一些角色、大胆展开想象补完小说后半段的留白……经过21个月的设定、推演、设计、写作、推倒、再重来,《刺杀小说家》踏出大胆一步——区别于西方构筑的惯例,那个在既定规则秩序内探险的奇幻世界,这一次,中国奇幻在挑战秩序、打破规则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基因。路阳和团队努力要做的,不仅是视效大片,也是中国电影没有涉猎过的“奇幻故事”:“我们不去做一个好莱坞电影的仿制品,我们要做一个中国文化感很强,一个非常新鲜感的、非常年轻的,有漫画感的、视效非常好的一个电影。”

从2016年年初路阳决心要拍摄《刺杀小说家》到电影上映,这部电影历时5年,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创作难度,也都意味着创作者要对这部电影坚定不疑坚持5年。一个导演拿出创作黄金时代中的5年只做一部电影,代价可想而知。2018年11月5日,《刺杀小说家》在青岛开机。开机仪式上,路阳说了一句“我们一起拍一部厉害的电影”,话虽简单,雄心却不小,让所有主创热血沸腾。

东方影都里的“奇幻世界”

《刺杀小说家》有现实世界和奇幻世界两条平行主线,各色人物在“双世界”相互交织里衍生出一系列故事。其中的古代是一个架空的超现实时代,人物和背景新鲜奇趣,带给观众奇特的观感——然而,从小说到电影,导演在幕后迈过一条“特别巨大的沟壑。”

路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刺杀小说家》小说里很风格化的东西,那些奇幻的描写,那些“小径分岔的花园”式的写法,要移植到电影里就要重新勾勒。不论是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还是构筑一个可信的异世界,都需要喷薄的想象力。“我们要用足够的细节,扎实支撑起人物,包括他的诉求、欲望、行动、情绪。”在路阳看来,小说到电影的细节缝隙,必须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填补起来。云中城的宫殿山什么样?渡口的风格怎么确定?街道弥漫着怎样的气息?都需要想象和再创造。后来,团队用《山海经》里不同的动物为每个坊做了归类。

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的平行双世界,剧组历时两年准备,分别在青岛、重庆两地拍摄,其中70%戏份选择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进行,主要拍摄超现实的古代部分,拍摄期间剧组使用了16个摄影棚,搭建近5万平方米,创造出9城18坊的场景,这也是使用产业园摄影棚数量最多的剧组,上映之前曝光的剧照中明确写着拍摄所使用的1号棚、12号棚、23号棚等,仅招募群演这一项就达7000人次,规模可谓空前巨大。谈到选择东方影都的原因,路阳坦言,主要是这里的拍摄条件:“我们需要相当大规模的摄影棚,青岛以外很少有这么大的摄影基地。”此外,交通的便利、影都整体配套服务的水准,包括电、水、改造、置景的便利等等也是路阳衡量的原因之一,“我们以拍摄为最重要的衡量,如何方便拍摄,让我拍到最好的画面和东西,是一个最吸引我的条件。”

动作戏一直是路阳电影的一大看点,这次更是专门用了近半年时间来设计和排练动作戏,让所有涉及到的演员都在集训中“吃尽了苦头”——2018年冬季入驻东方影都后,雷佳音、杨幂、董子健、郭京飞等主演苦练体能,但更具挑战的,是面对演员在虚拟拍摄时的表演突破。为了呈现充满想象力的东方异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数字角色,电影《刺杀小说家》第一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到一起来使用,不仅挑战最尖端的拍摄技术,更是实现了一套标准化的全新工业流程,可以说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这也让视效指导徐建兴奋表示“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做视效大片”。

充满想象力的奇幻异世界、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这部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和完整地运用虚拟拍摄技术的奇幻电影,也是继《流浪地球》之后,又一部青岛“质”造的视效大片。《刺杀小说家》作为一部奇幻大片,和《阿凡达》《猩球崛起》等电影一样,有着大量需要用到动作捕捉和虚拟拍摄的镜头。除了强大的演员阵容,片场的秘密武器是一套动作捕捉+虚拟拍摄系统。虚拟拍摄阶段的片场除了演员,常常只有20多台电脑和100个摄像机,在一场董子健在异世界森林中的追逐动作戏,导演面前的屏幕里是花花草草,而现场除了演员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蓝幕绿幕——虚拟拍摄的厉害之处在于,现场屏幕里看到的东西,在拍摄现场是不存在的。这让前去剧组探班的吴京难以置信,连连发出感慨“(虚拟拍摄技术)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数字角色”大放光彩

路阳曾在采访中透露,董子健飾演的小说家是个非常辛苦的角色,因为在文戏之外还有大量动作戏,而且“对手”还是虚拟角色——有时面对的是一个3米高的人物,但实际拍摄时那里只有一个大球,除了告诉他“对手”的位置和对方视线的位置,剩下的很多东西都要靠演员自己的想象,十分考验表演功力和想象力。在东方影都拍摄现场,与董子健对打的,正是导演口中的“大球”——经过后期特效制作,它会变成高达15米、4条胳膊、两只角的大反派赤发鬼。而赤发鬼的4条胳膊由两名演员配合动作捕捉,表演时保持相同的节奏和力度,94.8万个毛孔随着表情肌灵活运动,40万根发须丝丝分明,赤发鬼眼球里还能看得到董子健的倒影,赤发鬼的相关镜头渲染量单帧从16个小时到30个小时不等,总渲染时长达到3个半月。同样在东方影都拍摄《封神三部曲》系列的导演乌尔善对赤发鬼这个角色非常赞叹:“就视效难度来说,第一难的是数字角色,其次是数字生物,第三是集群动画大规模场面。数字角色最顶级,包含人类情感互动、复杂情绪表演,这也是中国视效以往没能突破的难点。”

演員郭京飞这次也颠覆以往形象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数字角色”——盔甲,秃头加满脸皱纹的老僧造型令人印象深刻,许多观众都被郭京飞的表演震撼。由于“数字角色”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拍摄时需要针对演员进行动作捕捉,后期用特效替换掉,因此拍摄现场的郭京飞常常是小绿人的形象,为了让这个“数字角色”更有生命力,郭京飞下了不少功夫,就连睁眼、抬头的节奏都顾及到后期制作。同样曾在东方影都拍摄《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则十分好奇路阳是如何说服郭京飞出演一个“不露脸”的角色,未来“愿不愿意在《流浪地球2》里扮演一辆汽车”。

由于路阳的坚持,《刺杀小说家》的视效工作全部由中国团队完成,是一部特效百分百国产的“大片”。整部电影的视效镜头达到1700多个,视效制作耗时长达26个月,第一次挑战类人生物的表演制作,其中70%的视效镜头带有数字生物表演,有业内人士称,《刺杀小说家》有如此体量和密集程度的视效镜头,即便放在好莱坞也算是A类视效大片。《刺杀小说家》不仅是对于本土视效水平的又一次亮眼呈现,也是对本土视效团队进行的一次高效练兵,对于行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意义更为深远。此前曾参与《流浪地球》视效工作的徐建这次差点被路阳逼疯,他带着将近800人的团队足足做了两年半特效,直言“比《流浪地球》要难很多很多”——所有视效工作拆解成单独任务高达3万多条,少则每人半天左右,多则1人3个多月,综合下来每条任务平均耗时近10天。正是这样一个艰辛且庞大的制作过程,促使《刺杀小说家》在工业化流程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尤其是在制作标准和规范上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制作实践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刺杀小说家》拍摄结束后,很多电影后续拍摄都在用这套技术,包括《金刚川》。总有一些新技术,需要有人先来尝试,路阳就做了探路人。从《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到《刺杀小说家》,中国电影人在青岛东方影都实现了“连环三击”,让“数字角色”走到了观众眼前。这背后,也少不了东方影都的不懈努力。

造梦工厂助力中国电影

近年来,东方影都引入了国内顶级视效团队——墨境天合以及末那特效工作室、魅思科技等高端产业配套“链头”项目,并在5号棚打造了国内最具前瞻性与市场开拓性的数字科技影棚。走进去,你会真实体会到科技为中国电影工业“数字化”插上一双翅膀—— 2000平方米的5号棚被打造成国内最具前瞻与市场开拓性的数字科技影棚,这个最先进的数字科技影棚已具备动作捕捉系统、HMC面部捕捉头盔系统、虚拟拍摄系统、三维扫描系统、实时渲染系统、DIT系统、Witness摄像机系统七大部分综合服务能力,是目前全国功能最全面的数字化虚拟摄影棚,将成为世界顶级水准、亚洲技术规格第一的全功能数字拍摄平台。在这套平台里,演员身穿动作捕捉服,在安装有100个动作捕捉镜头的棚内表演,系统对演员的动作、表情进行实时捕捉,并将这些数据一一对应到事先预设的角色模型上。

此外,除了提供摄影棚等硬件支持外,在《刺杀小说家》剧组长达8个月的拍摄周期中,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还为其提供了影棚管理、安检安保、IT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保障。3年来,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已建立起“服务+”平台一站式管家服务体系,包含生活制片组、美术制作组、外联制片组、设备器材组4个组别,可为影视剧组提供餐饮住宿、枪械烟火、特技车拍、SOS国际救援、特种车辆等22项服务。优质的配套服务,吸引了宁浩、乌尔善、郭帆、路阳,以及开心麻花的宋阳和张吃鱼等一批青年导演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从基础硬件到配套服务,东方影都越来越成熟的影视产业链,加速了“中国大片”的诞生,也让越来越多剧组看到了青岛这一中国电影重工业基地的硬实力。

(本文图片由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提供)

Many wonderful movies hit the big screen during the 2021 Spring Festival. Different from others, Assassin in Red features “grand scenes”. The exquisite special effects and advance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have won itself oceans of admiration.

What is more inspiring is that Assassin in Red is a movie with 70% scenes filmed in Qingdao Oriental Movie Metropolis. Presenting audience with an imaginative fantasy world and magnificent action scenes, it is the first fantasy movie that utilizes virtual cinematography completely an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s film history. And it is another blockbuster boasting great visual effects made in Qingdao after The Wandering Earth.

猜你喜欢
小说家奇幻动作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 01:32:42
澳大利亚小说家的“理论”之争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鸭绿江(2020年26期)2020-10-22 09:18:48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艺术启蒙(2018年10期)2018-10-26 07:36:48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奇幻塔罗岛之一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侨园(2016年5期)2016-12-01 05: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