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2021-04-14 20:51:31王玉妹
卷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型书目书本

王玉妹

(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通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发现目前教学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小学有效开展,充分发挥教学价值,笔者从教学书目、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策略。

1 基于学情确定教学书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选择整本书的教学书目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导向,综合考虑认知特点、学生兴趣、最近发展区等因素。

首先,教师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特点不同。选择适合该学段学生阅读的书籍是教师在选择教学书目时首要考虑的问题,若选择的教学书目太简单、太过于哲理化、太难、太过于抽象,都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书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状态。三四年级的儿童处于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同时鉴于语言教学的要求,应选择“纯文字”部分在读物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书籍;而五六年级儿童的字词量及思维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国内外长篇儿童小说、名人传记、科幻读物、经典故事等书籍更能迎合儿童的需要。

其次,教师在选择教学书目时应当倾听小读者的“呼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最大的因素。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出一份书目清单,然后在教师选择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阶段或是一个学期的阅读书目。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好书推荐会”的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制作读书海报,自主推荐阅读书目,并通过同学点赞、投票的方式形成“班级读书清单”。这种选书的过程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阐述推荐理由、争取票数的时候,他们的自主参与的意识也得到了 增强。

2 依据课型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三种基本课型,即推荐导读课、过程指导课以及读后交流课。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使命,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可忘却三种课型的基础性目标。首先,推荐导读课的基本关注点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兴趣?是否鸟瞰整本书的内容,了解书本的梗概?是否对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相关评价进行了解?其次,过程指导课的基本关注点在于:教学是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教学能否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教学是否为学生继续阅读提供了支持?最后,阅读交流课的基本关注点在于:教学是否对书本的主体内容进行讨论?是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讨论有意义的话题?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是否对叙事特点、语言风格进行探究?是否引导学生课下运用方法阅读更多的书籍?根据课型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能够准确地把握课程的基本目标,使得课堂不偏离正轨。

3 系统规划整本书阅读教学流程

当前,儿童阅读呈现碎片化的现象,很少有教师对儿童的阅读教学进行整体构思。随心所欲地选择教学内容、挑选教学课型并不利于学生逐级提高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教学其重心在一个“整”字上,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制定有“整体感”的阅读教学流程,关注学生阅读前、阅读时以及阅读后的每个阶段,开展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系统地帮助学生提升能力。

1)推荐导读,激起阅读兴趣。小学中高段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的了解不多。教师通过推荐导读课,一是将值得读的书籍介绍给学生,二是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起阅读兴趣。教师在设计推荐导读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关注编辑要素,获取书本信息。封面、目录、序言、封底等编辑要素是整本书的独有特征,教师可以选择编辑要素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封面,交流获取了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做补充,向学生介绍作者、译者、书籍版本、出版社名称等其他信息;通过浏览目录,了解书本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要点;通过封底获取他人对该书籍的评价,让学生意识这是一本值得好好读的书,引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关注书本的编辑要素不仅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呈现阅读内容,感受文本魅力。当学生充分意识到该书籍的价值的时候,其被动的阅读行为便会转化为主动的阅读行为。整本书阅读其最大的吸引力来自文本自身的魅力,一波三折的情节、写景状物的优美辞藻、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揭秘大自然的种种现象等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直接呈现文本内容,让学生直接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魅力,激发学生翻开书本汲取更多养料的动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时,可以直接呈现书中《猫伯伯》的片段,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有趣、插图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中可以选择的精彩片段有很多,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阅读教学书目,挑选书本中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片段作为推荐导读课的材料。

第三,制定阅读规划。由于阅读材料篇幅长,内容承载量大,小学中高段的学生缺乏自律性,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制定详细的阅读规划。教师在学生正式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规划,保证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书目的厚度和难度合理规划阅读总时长。以《吹小号的天鹅》为例,全书共有21个小节,194页,106000个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默读速度的要求,每分钟阅读字数不少于300字,大约需要6个小时读完全书。按照每天阅读半小时的要求,学生大概需要两周时间完成阅读。

2)过程指导,提高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学过程指导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读,教师没有给予指点,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3)读后交流,输出阅读成果。每一位学生的知识背景、阅读经验不同,阅读一本书的体验、收获也会存在差异。整本书阅读教学为表达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在强调‘阅读自主’‘阅读个性’的同时,让学生体验‘阅读合群’和‘阅读交友’的理念”。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能够头脑风暴,迸发出更多新的想法。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全,还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表达交流的环节中,学生可以聆听他人的阅读成果、借鉴他人的阅读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4)拓展延伸,培养自主阅读。课内的整本书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指导学生读完一本书是为了引导学生课下去读更多的书。整本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的视野,形成课下自主阅读的能力。扩展延伸课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带着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主题的思考,继续阅读其他书籍,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探究。

猜你喜欢
课型书目书本
玩转书本
幼儿100(2023年17期)2023-05-29 08:32:24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4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开在书本里的花
学生天地(2016年17期)2016-05-17 05:46:18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43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