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14 01:38:02饶思思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是人类交际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材工具性的体现就是传统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众所周知,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有我国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古诗词作为其中的一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的学习和传承我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着重对学生实施优秀文化的渗透。从而才能达到在传承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4-0116-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命脉,是涵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能够推动我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础。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篇。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能够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让学生能够在璀璨的民族文化下提升传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阶段的课程大部分都是识字教学、古诗词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占据了主要部分,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更是占据了语文中的重要比例。古诗词当中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习俗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以及传统精神等优秀文化。将其融入于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其更加理解古诗词当中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感受到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诗词当中的语言具有风格多样的色彩,不管是清新晓畅的语言还是含蓄隽永的内涵,都是创作者在遣词造句以及表意上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对于丰富学生的言语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将古诗词当中的语言符号,将其当作探索的基础来探究作者在创作背后所隐藏的意蕴,并能够感悟到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感受,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效果。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特殊语言表达符号,能够借助其所独有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之间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能力。而这种独有的形式也是作者在古诗词中所要呈现出来的微妙意境,以此来让读者能够深深地沉浸于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1]。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并能在脑海中进行想象和勾勒出诗词画面,让诗词与画面紧密相融,从而才能让学生在想象诗词的意境中体会到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且能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古诗词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能够借助学习让学生犹如置身于千年前,领悟到古人的神韵风采,进而体验到诗人的所思所想与所感。让学生能够领悟到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沉迷于诗人所营造的世界中,并能在诗中体会到诗词的情感之美,从而帮助学生能够确立起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古诗词情感之美的熏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难度较大

古诗词与现代文教学比较之下,教学的难度更大,其中含有着大量的一字多义、一词多解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现阶段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上仍是比较注重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等的理解和识记,甚至还有部分语文教师片面性地认为古诗词教学就是背诵及默写,只是为了应付相关的考试。也是源于此种错误的教学理念造成了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不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体验背后蕴藏的文化意蕴。只能为了应付教师的考查,采用机械式方法来学习,导致了不能体会到古诗词背后隐藏的文化韵味。

(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较少

全球化的发展让各国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也让西方节日更加受到国民的青睐,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此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生活中开始逐渐减少,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对其认知较少。

(三)缺乏古诗词朗诵技巧

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手段与有效方法就是正确的朗读,其能助力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文化。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里,绝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会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并没有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而学生缺乏了朗读技巧后,就会造成学习古诗词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

(四)忽略了对古诗词的整体感悟

现阶段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主要是包含了解释诗词与字词的含义、简要讲评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环节,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内容和机械的记忆要点,并没有充分地呈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缺乏了独立思考的机会。由于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感知力,教师此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压制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中一般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便涵盖了较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而由于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局限,使得学生对离生活较远的内容,学习与理解起来较为困难[2]。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媒介,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的方式,突破学习的重難点,让学习内容呈现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促进学生能够对其内容产生共鸣,并激发兴趣,主动投入于教学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因为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了解较少,教师在展开教学前,可以结合陆游的生平事迹,播放有关陆游的相关视频、音频等,让学生能够了解陆游创作此诗的背景,并结合“寻找爱国诗人陆游”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提前走进文本,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其次,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诗词中描绘的情境,体会到诗人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之情,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播放一些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视频画面,让战争的场景呈现于学生前面,从而让学生在图文、音频并茂的形式下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更容易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境,并能让学生激发出爱国主义之情,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依托节日,感受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有一部分是描写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学习此类的古诗词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的理解,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传统风俗与人文情怀并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与意境。例如,王维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描写的是中秋月色和望月思念友人的古诗词,是诗人在中秋佳节时与朋友相聚时所作的。诗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中,也展现出了一幅寂寥、冷清以及沉静的中秋夜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让我们在作者的笔下体会到了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中的另一番景象。

(三)拓展教学资源,促进爱国主义文化渗透

了解作品思想作为解读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解读时要能够结合作者的经历、性格与作品的特点、写作时代来进行,即知人论世。因此,在教学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从而全面地掌握作品创作背景,更加了解作者所创作的目的与理解其表达的情感,让中华优秀传统的爱国主义文化能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例如,杜甫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中沉郁顿挫的风格十分突出,揭示出了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强烈了爱国主义之情。在学习杜甫的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因为诗歌中抒发了诗人忽闻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消息后的惊喜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后的收获写成研究性报告。并在课外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够搜集更多杜甫的诗歌,继续探究这位诗圣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在潜移默化间促进学生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让学生能够养成爱国主义之情。

(四)鼓励自主探究,提升人文素养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考查内容,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诗词的理解和识记,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较少。基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大对其重视,并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断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高。

例如,在介绍作者时,会出现诸多婉约派、豪放派、现实主义等,倘若学生不理解词语,会加大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向学生介绍有关此发展过程与特点、风格特征等,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古诗词文化,进而掌握更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结语

总之,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中体现着民族的气质和传统情怀。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将其融入于教学中,以此来达到传承与发扬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庆华.小学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7):146.

[2]韩健梅.古詩词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4):60-61.

[3]杨咏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14):348.

作者简介:

饶思思(1986年-),女,广东梅州人,中小学一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9:09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