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鹏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610081)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春市与电白区交界处的八甲山区,上水库地处阳春市八甲镇南西约8 km 的河尾山林场,下水库位于阳春市八甲镇南西5 km 的高屋村石祥、更口、丰田一带,上、下水库落差约670 m,上下库相距约18 km。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开发任务以输水发电为主。电站上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773.7 m,总库容2.836 5×107m3;下水库总库容3.105×107m3,正常蓄水位103.7 m。
引水发电隧洞下平洞和岔管段内水压力水头达800 m,是目前国内核准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净水头最高、埋深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定向井施工即采用定向钻具组合进行钻进。在钻进过程中,需使用测斜仪连续监测钻进轨迹,若发现偏斜,应立即进行定向钻进,从而使整个钻井的轨迹受控,以满足设计需要[1]。其中,使用到的设备主要有:
1)无线随钻测斜仪。其采用三轴重力和三轴磁力线传感器,来对三轴重力、磁力线进行检测,并利用传输到传感器中的数据来进一步编码,再利用泥浆脉动将相关数据传到地面,这部分数据在通过计算机将其解码后,通过综合钻井深度参数,可测试出整条井的钻井轨迹。
2)螺杆钻杆。作为井下动力钻具的一种,它是利用高压泥浆驱动钻头旋转,选择螺杆时,一般都会选取具备弯曲角度的,以便实现滑动钻进的效果,通俗说就是让孔“转弯”。
3)本工程采取的钻进方式为复合钻进,所用钻具为定向钻进以及复合钻进2 种钻具。在正常钻进时,钻机和螺杆钻具同时旋转,以提供较高的转速进行钻进;而在无线随钻测斜仪测定出偏斜的情况时,则需调整至滑动钻进,以便在控制钻井轨迹的同时,降低孔偏斜量。
井下测量仪器和地面设备共同组成了MWD 随钻测斜仪。一般来说,井下测量仪器的组成较复杂,由专用短接、定向探管、打捞头、脉冲发生器、扶正器以及用于提供电量的电池筒组成。地面设备则由连接电缆、地面控制箱、计算机、压力传感器以及司钻显示器构成。MWD 随钻测斜仪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当定向探管获取井下的参数并编码后,脉冲器在控制信号的指引下上下运动,从而导致泥浆发生流动。流动所产生的能量可以进一步促进提升阀运动,并最终让限流环以及提升阀二者内部的流通面积发生变化。
2)当提升阀提起时,泥浆可从钻柱流向限流环;当提升阀下落时,泥浆流通截面积会变小,而泥浆压力会在钻柱中产生一个正脉冲。
3)提升阀的状态由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定向探管则发出控制信号,间接控制脉冲宽度、间隔。
4)由于控制信号的强弱由泥浆流通截面积所决定,因此,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如排量、井深以及井眼不相同时,可通过改变限流环、提升阀的外径或者内径来控制信号的强弱。
5)在探管、泥浆脉冲发生器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完成数据的获取以及传输。
2.3.1 定向钻机设备选型
根据设计地质勘探资料,超深竖井采用型号DL450T 定向钻机进行导孔。定向钻机主要由孔口装置、上下夹持器及卸扣器、动力头、动力头侧摆机构、机体滑架、机体滑架补偿机构、举升油缸、履带底盘、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小绞车及泥浆泵组成。
定向钻系统配套设备主要由定向钻机、泥浆泵及变频系统、射流泵、潜水泵、测斜仪、分析解码器、钻具及泥浆池组成。
2.3.2 钻具选型
1)开孔钻具组合:(1)φ216 mm 牙轮钻头+φ172 mm 钻铤+φ127 mm 短钻杆(2m);(2)钻压0.3~0.5 t,钻速30~40 r/min,泵量600 L/min。
2)定向钻进钻具组合:(1)216 mm 牙轮钻头+172 mm 螺杆+411 mm×410 mm 浮阀+212 mm 扶正器+165 mm 定位短节+165 mm 无磁钻铤1 根+165 mm 钻铤3 根+127 mm 加重钻杆9柱+127 mm+标准钻杆;(2)钻压1.5~3.5 t,钻速50~60 r/min(硬岩段),泵量1 200 L/min。
在使用定向钻进行施工时,为更好地控制质量,需掌握4个施工要点。
3.1.1 把握好开孔的角度
为使钻孔的角度和直线符合设计要求,开孔时要把握好角度。
1)在留好孔槽的基础上,保证大泵量600~1 200 L/min、慢转60 r/min 以及在轻压500 kg 的条件下进行钻孔。
2)钻孔时要保证排渣能循环进行。为了确保冷却钻机液压系统和循环排渣顺畅,要求导孔钻进时循环补水,补水量为10 m3/h;使用扩孔钻头和冷却液压系统时,则需要按5 m3/h 补水。
3)开挖长×宽×深为2 m×1.5 m×1.5 m 泥浆池的过程中,需让泥浆池离井口10 m 左右,且泥浆池容积≥4.5 m3。
3.1.2 钻机泥浆
钻进硬岩段时,所需泥浆黏度为20~35 Pa·s,比重1.03~1.15,且后续仍要依据返渣情况及时调整泥浆黏度。此外,要严格监控泥浆状态,如果出现漏失现象要及时处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泥浆材料、添加剂量和泥浆配比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置。
3.1.3 偏斜率控制
本工程在利用直井MWD 无线随钻测斜仪检测钻孔的过程中,当发生偏差时,一般利用磁导向装置监测钻孔的角度和方位。对此,每钻进30 m 后检测1 次孔斜情况,每隔5~10 m设置1 个观测点;如果偏斜严重,则需加密测点。
3.1.4 钻进控制
使用定向钻机进行导孔钻井,前26 m 为纠偏钻具核心部位,主要依次为钻头、钻杆、扶正器、无磁钻铤、仪器、无磁钻铤2~3 节、钻铤3~4 节、标准钻杆。为了让该段钻进过程能够平稳,从而更好地保证启钻段及续井深的平直,需控制的相关参数值有压力2.3 MPa、扭矩4~8 kN·m、泵压1.9 MPa,且需根据钻孔开口围岩条件来进行适当调整。
前段钻具26 m 后为标准钻具,标准钻具3.1 m 长。由于本次深井为超深井,按井深对钻进数据分为以下4 个阶段进行设计:
1)井深26~140 m 钻井控制数据:控制压力2.4 MPa,扭矩5~8 kN·m,泵压从1.9 MPa 逐步增加至2.1 MPa,单根钻杆钻进时间2~3 h。
2)140~180 m 钻井控制数据:控制压力2.4 MPa,扭矩6~9 kN·m,泵压从2.1 MPa 逐步增加至2.2 MPa,单根钻杆钻进时间1~2 h。
3)180~270 m 钻井控制数据:控制压力2.4 MPa,扭矩6~10 kN·m,根据钻进情况适当增加,泵压3.5 MPa,单根钻杆钻进时间0.5~1 h。
4)270~340 m 钻井控制数据:控制压力2.4 MPa,扭矩5~7 kN·m,泵压3.5 MPa,单根钻杆钻进时间0.5~1 h。
上下竖井定向钻机导井钻孔最快速度应≤40.65 m/d,通常上下竖井导孔钻井平均速度18 m/d(包括钻机及其他设备附件修理时间、等候配件时间等)。
3.2.1 MWD 纠偏工艺
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立管上,传感器的信号需要利用接线盘传到仪器房上,之后再连接到控制箱。
2)安装司钻显示器,并通过接线盘和控制箱连接在一起。
3)将地面控制箱利用串口线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并在开启后利用专业软件来采集信息数据。
4)起钻工作需要等到下钻达到造斜点后方可进行,且需和弯接头、螺杆钻、MWD 专用短节依次相连。
5)要测量从弯接头键(即高边)顺时针到专用短节定位螺丝(即定向键)的角差。
6)计算工具面修正值是指角差和高边零值。在记录工具面修正值时,如果其大于360°,需要先减去360°,再将得到的值记录在MWD 软件中。
7)设置好2 段仪器后将连接处的螺扣上紧,同时,为了确保脉冲器正常运转,需定期检查小阀。
8)将无磁钻铤连在短节上,然后再安装仪器。
9)必须检查坐键情况。在此过程中,要在打捞杆上做标记,并用管钳夹住打捞杆,采取“提起、转动、放下”或“左右转动”的模式,而完成坐键的标志是处于打捞杆的标记朝向一致、操作结束的标志是以左旋的方式将打捞杆提起。
10)将水龙带连在方钻杆上,就能够测试井口。在开泵后,计算机约在3 min 后会显示脉冲,当其幅度≥1.034 MPa 时,方能符合规定。
3.2.2 MWD 测斜仪测量纠偏步骤
对MWD 测斜仪测量进行纠偏时,主要步骤如下:
1)井口测试:提前在井口对仪器进行测试,显示正常方可下钻;如果开泵2 min 后计算机上未反映出脉冲,则需要更换仪器。
2)浅层测试:处于300 m 处时,就需及时完成浅层测试,且此时的检测仍然主要针对的是仪器;及时观察计算机上对脉冲信号,如果监测不到信号,需要及时更换井下仪器。
3)测量结果分析:通常情况下,如果MAG 较稳定,可以通过地磁图反映出钻孔偏差;但如果MAG 超过标准值的11%,则说明井下存在磁干扰。
通过MWD 无线随钻测斜技术、非开挖导向钻井技术及大型反井钻机反扩施工技术的成功运用,较常规的施工技术,导孔平均钻进速度18 m/d,缩短施工工期约30 d。上竖井导孔贯通后偏斜33 cm,偏斜率控制在0.1%内,下竖井导孔贯通后偏斜25 cm,偏斜率控制在0.1%内,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