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霄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高速公路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形势下,高速公路延伸的地方环境比较复杂,有平原地区,也有特殊的山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需要采用软基处理技术,以便能够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提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较低,且压缩量高、较为松软的土层。国外对软土地基的定义为黏土和尘土等颗粒含量比较高的松软土、有机制土等土质结构地基。由于这些土质比较松软,硬度不高,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公路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发生沉降的现象,危害车辆行驶质量和安全。对于软土地基,常规的施工方法不太适用,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打下基础[1]。
软土地基一般出现在临近江河区域,或者雨水量比较多的谷地,也有可能紧靠煤矿开采地。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1)土质松散,空隙比较大,很容易携带水分。通常来说,软土地基主要由淤泥构成或者是黏土颗粒构成。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机物质,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此外,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一般在40%~76%。(2)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差。软土地基抗剪强度不高于20 kPa,而且由于含水量比较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排水疏导,就会降低抗剪能力。(3)软土地基结构不稳定。软土地基具有不稳定性,在外力的影响下,或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地基稳定性会发生改变。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大,不同的地区软土地基的成分和材料不同,软土地基的特点也就不同。
软土地基受到上层压力时容易产生变形,一旦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值,软土地基就会产生收缩或者沉降。通常情况下,压力主要来自路面荷载。当出现压力的时候,软土地基就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形,而且如果压力持续作用,会导致结构变形加剧,无法恢复,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固性,这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十分不利。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控制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能。软土地基的土质比较松散、密度小、空隙大、渗水能力比较强,渗透性能不好把控。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渗透系数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要确保影响软土地基的排水效果,否则将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
如果在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或者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就很容易使得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特别是在地基过渡的部分,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路基很容易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发生沉降,产生变形[2],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稳定性。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铺垫材料,提高排水效果,降低水分对软土地基的影响,为后期施工打下基础。通常情况下,在对软土地基进行表面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会采用粗砂,并控制砂砾的级配,将砂砾均匀地铺散在软土地基的表层。为了能够提高表层处理效果,还需要在软土地基的表层铺设土工织物,减小软土地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有效提高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表层的承载力。在对高速公路表层进行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设计排水系统。通过添加一些添加剂,提高土质的密度,改善路基的压缩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基的硬度和强度。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团队会选择熟石灰、水泥、石灰石等作为添加剂来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从而起到了加固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另外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设计人员会采用挖沟槽的方式促进排水,这样也能够起到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的效果,保证软土地基表层的排水性能[3]。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单位会选择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将原来的软土地基进行挖除,并利用运输车运输到其他地方,然后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填充地基。通常会选择一些硬度较高的废石进行填充,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换填工程的成本,还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4]。在完成换填操作之后,为了加固路面地基,会选择采用大型机械进行碾压,以便能够提高高速公路地基的强度和硬度。
软土地基很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变形,影响路基承载力[5]。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来,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这时就需要利用排水固结法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来。排水固结法主要是通过加压抽水的方式,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量,使软土地基内部结构更加紧密,降低沉降变形的发生率。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会与真空预压方式进行结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含水量比较高的软土地基中,而且所取得的施工效果比较好,但是不适合用于强渗透性的泥炭土层中。
采用深层土振动挤压技术,可以提高土层的密实度,提高土层的固结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使用打桩机成孔,然后利用振动棒振捣密实灌入孔内的加固材料,从而让软土地基稳定性更强。在采用深层土振动挤压技术的时候,为了防止沙土松散,增强土层的密实度,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提前堆放一些砂石或者重物,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
深层搅拌桩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按照相关的工艺原理,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这种方法可以分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水泥搅拌桩。按照软土地基强化需求,对成桩的间距、直径等相关参数进行计算,计算出准确的比例,合理配比水泥浆料,从而保证成桩质量和承载力。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6]。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加以重视,并进行分析探讨,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硬度,使其能够满足高速公路建设要求,从而保证高速公路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