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在《日语视听(三)》中的实践探索

2021-03-25 10:24:25李小俞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听力育人思政

李小俞

(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立德育人,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每一门课程都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进行,每门课程都要挖掘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完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任务。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宫维明(2018)指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所有课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的目标。[2]

邱伟光(2017)指出: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3]

高德毅(2017)指出:所谓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在高校中增设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也不是等同于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生搬硬套到其他课程,而是在发挥思政课——“显性思政”主渠道的基础上,深挖其他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导入育人点,开展“隐形思政”教育,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无缝对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一)做好课程育人目标定位,挖掘育人点。如何将“课程思政”的目标落细、落小、落实,除了思政理论课教师外,最具决定性的一个群体是广大高校专任教师。[5]要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导入思政内容,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挑战。很多老师第一反应就是不适应,甚至是反感,或者是抵触。有的老师会质疑,特别是对理工科的老师来说,觉得要在数学、物理课程里进行思政融合,第一感觉就是不可能,然后就是觉得不现实,总不能解一道数学题后停下来进行一番思想政治教育吧!这就需要专业教师要有思政意识,根据课程的特点做好整体的育人目标定位,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适合学生特点,适合课程特点的育人元素,并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入。

(二)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教学内容与育人素材深度融合。相关的重大事件和经典案例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作为高校专业教师,要想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家国情怀、职业道德、价值引领方面的“思政”元素,强化专业课的德育功能,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而这种视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6]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知识储备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学习,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历史溯源;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需要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到哪里去”的现实脉络。[7]

(三)贴近生活,随时学、随事学、随势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优势就是没有固定的思政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根据学生的状况或者当前发生的事情随事学,也可以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随势学。让课程思政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有针对性,不脱离实际,让思政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2020 年中国抗疫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就是很好的育人素材,蕴含了丰富的育人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突出責任意识教育,培育使命担当与纪律自觉;突出身心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等。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利用多种平台全时空育人。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几乎占领了大部分课外时间,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要充分利用QQ 群、微信平台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育人。结合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全时空育人。另外,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很好的育人途径,例如帮扶留守儿童、周末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等,这样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协作能力。

三、《日语视听(三)》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一)视听课的特点

刚开始提到在日语视听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是有点不能接受的,因为视听课主要载体是视频和音频,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来完成解题。考的是对日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解题。可以说给老师说的时间不多,要在这样的课程中导入思政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把握时机的。鉴于听力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课时相对较少的现实问题,在听力课程教学中导入思政内容,不可能全面导入,也不可能生硬说教,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导入和引导。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我校《日语视听(三)》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新经典日本语听力教程》(第三册),该教材特点之一就是每一课都有一个话题,这对挖掘育人点导入思政元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拟出该课程的育人目标,然后把各个目标分解到每课具体的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育人目标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实施途径:一是通过听力材料中的面试就业、生命的意义、生涯教育等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外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面对文化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只有习惯和国情的差异,要客观理性对待差异。

育人目标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感恩。

实施途径:一是提高学生的容错意识,提升意志力。外语学习中,听力可以说是最难的。因为听力材料中经常会出现听不懂的或者难以理解的词汇、语法,有的学生一遍两遍听不懂就容易放弃,或者因为解题错误太多而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反复听,总结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二是通过话题式讨论,例如对家乡的爱,感恩父母,感恩自然等,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育人目标三: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实施途径:一是通过中日文化对比,加强文化自信。听力材料中有很多介绍文化的内容,例如中日饮食、住宅、娱乐、交通等,可以进行中日对比,认清问题,提升自信。二是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耳听、口述、模仿等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加强学生对日本社会的了解,以适应毕业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通过选择适当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在听解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育人目标四:社会责任感。

实施途径:听力材料中主要涉及的话题有保护地球,垃圾分类,通过地球温暖化带来的灾难视频、垃圾随意扔弃带来的物种濒临灭绝等新闻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提升社会责任感。

育人目标五:团队合作精神。

实施途径:听力材料中涉及到体育竞技比赛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要有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另外,通过分组让学生完成相关话题的资料查找以及PPT 报告的制作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注意事项

一是要把握时机,不是每一次课都要刻意去导入,有就多谈,有针对性地谈,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谈,结合当下的现象或者实事谈,不要强行植入。

二是要把握时间,不宜过长,1-3 分钟,话题讨论最多不超过10 分钟,否则有偏离课堂教学内容之嫌。

三是听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程思政导入的深度和广度受限,因此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些育人点在课内线下进行,有的内容需要拓展的,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班级QQ 群、微信群、学习通平台线上进行。一些公信力高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都有很好的育人素材,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不定时的推送给学生,实现全时空育人。例如引导学生关注公众号“人民日报日文版”,既学习了日语,也发挥了很好的育人功能。

四是把握导入的度,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适度,课程是听力,有的内容导入只能点到为止,有的内容可以适当拓展。不要喧宾夺主,不要跑偏了教学正常轨道,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育人目标、能力目标进行靶向导入。[8]

五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要把思政导入的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中,通过考核检验思政导入的效果,检测育人目标的达成度。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个老师能完成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根据需要适时、适度、适量挖掘育人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课程思政”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每位教师都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道德的示范者,要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德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听力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