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次课”教学设计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21-03-24 08:19:22马妮娜朱小龙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网店电商课程

马妮娜 朱小龙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41)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课程建设指导方案》,该方案充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教育机构思政大会上的讲话,促进了高等学校对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课程背景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依据2012年教育部职教司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结合《指导方案》,在充分考虑具体校情和学情的基础上,将《标准》推荐的专业核心课程《商品信息采编》拆分为《网店美工》和《商品拍摄》两门课程。本次教学的授课对象处在第二学期,选择班级为校企合作实验班。实验班在普通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增开企业实践课。企业实践课以带徒师傅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在企业内展开特色教学。

二、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网店美工》课时为72学时本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网店设计与装修方面以及网络文案写作方面。并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在课程中落实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二)内容定位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网店美工》课程标准和与合作电商企业共同制定的校企合作育人方案,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本次课是第一模块网店美工概述中的第三个项目——电商文案视觉设计,共8课时。本项目位于课程前期阶段的理论学习部分,该部分理论学习是指导后期PhotoShop实践操作和美工综合实战的重要依据。然而,不进行实操训练,仅仅依赖“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学生凭空想象将无法真正掌握文案视觉设计的技巧。

因此,我们在该项目中以学校为主轴,联系学生、合作企业、定向帮扶点,创设教学生态圈。引入信息化软件,创设协作学习环境,设置真实的电商扶贫文案视觉设计任务,让学生在8课时的课程中碰撞灵感、体验设计、提高审美、认识电商精准扶贫、深化社会责任感。

图1 教学生态圈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选择授课的对象是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前导课程《市场营销》中,学生已具备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在《网店美工》前序项目中,学生已了解网店页面布局和色彩搭配技巧知识,已经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能够进行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

问卷调查显示:92%的学生更喜欢实操课,不喜欢坐着听;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93%的学生能够记住知识点,但是只有47%的学生能将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通过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差不多”就行,缺乏精益求精的品质;在美工岗位认知方面,95%的学生认为网店美工岗位工作就是修图,对岗位认知存在明显偏差(见表1)。

表1 职教云大数据结果

(四)教学目标

本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知识目标,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电商文字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以及电商文案策划和创作技巧;第二是能力目标,要求能够针对具体产品,进行文案视觉设计;第三是素养目标,希望学生能够更新岗位认知,提高审美素养,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尊重版权,遵守法律;更高层次的素养目标是,通过电商扶贫文案视觉设计任务,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参与扶贫工作,深化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本教学模块重点是认识到电商文案视觉设计的重要性,加强对美工职业岗位认知;难点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任务中,做出优秀的文案视觉设计。

(六)教学策略

1.教法:任务驱动法。以电子文本可视化规划的授课为基础,采取以任务为基础的方法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同时考虑到通过合作项目进行的学术学习及其执行项目的困难,深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2.学法: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创设协作学习环境,学生利用CSCL进行协作探究学习,小组成员间灵感碰撞,潜能激发。CSCL贯穿文字设计、文案设计、扶贫文案视觉设计全过程。

3.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教学过程中,利用中国慕课大学等课程平台、云平台等网络资源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电子白板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利用在线协作软件、AI文案写作软件互动学习。

(七)教学过程

1.教学的内在逻辑。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金字塔模型,结合电商文案视觉设计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将项目中的四个子任务与金字塔模型一一对应。教育目标由底层至塔尖层层递进,学生认知由低阶至高阶晋升,岗位技能由学校向企业和社会延展。

图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图3 电商视觉文案设计项目逻辑

2.教学的整体过程

课程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包含四个任务模块(见图3),依次展开理论教学,进行文字设计和文案设计的理论教学和思维拓展;继而进行电商扶贫视觉文案的项目导入和项目设计,最后进入成果交流环节。每个任务2课时,共计8课时。前三个任务在学校开展,均分为课前自学、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三个过程,第四个任务在企业进行,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授课,对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立体点评。

在项目的最后,教师将选举出的优秀作品发送给合作企业,确认无误后投放移动端,等待市场检验,是对“工学结合”理念的最好实践。

三、教学实施效果

(一)教学评价结果优、良,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1.电商文字设计基本规律和原则的掌握程度。根据任务一课中过程性评价(小组协作任务)和小结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学习平台测试题),了解学生学习效果。6个小组均完成字体、颜色和排版的任务。测试结果显示,88.8%的学生成绩达到90分以上。对于大于五分之一错误率的知识,教师最终需要将重点放在向全体学生传授文字设计的规则和原则上。

2.电商文案设计目标达成。通过任务二文案设计任务的学习,学生掌握电商文案策划和创作技巧。根据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评价,6个小组中有1个小组达到A等级,其他5个小组达到B等级,教学目标达成。

图4 整体教学过程图

图5 学习平台测试成绩统计表

3.电商扶贫文案视觉设计任务完成度较好。通过真实的电商扶贫项目,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设计技能和文案策划技能完成三个扶贫案例的文案视觉设计修订。最终通过学生、教师和企业导师的三方评价,选出3幅优秀作品,投放至企业平台。

(二)职业认知感愈渐清晰,效能感、认同感显著提高

学生对网店美工职业认知更加清晰,根据对学生关于对“网店美工认知”的关键词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对网店美工岗位的认知发生了从技术、美化图片到具备运营、美工、情怀的综合型人才的转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版权保护意识也明显提高。

(三)领略文化魅力,提升审美素养

83.3%的学生完成了21天读书打卡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的认同感,学生在班级自发举办了“品经典、话名著”的读书沙龙活动,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素质、审美素养。

(四)扶贫意愿增强,“课程思政”效果显著

授课学生在“网络营销”技能大赛中针对扶贫产品进行校园推广营销,完成4万余元销售额,助力脱贫攻坚。26.7%的授课学生积极报名参与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扶贫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建立教学生态圈,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教学过程中,政校企三方共同建立教学生态圈,将授课任务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伴随着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帮助扶贫点销售了农产品,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实现三维度教学目标。

(二)教学资源库需进一步充实

针对学生在文字设计工作中遇到的设计素材匮乏的问题,我们应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素材,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扩充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应持续完善,网站内容应涵盖课程视频、说课视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习题、课程测试、网络互动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视频资源和相关联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有选择地学习。

(三)学生的知识储备需夯实

针对学生文案编写过程中遇到语言贫瘠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教师尽量完全掌握学习情况后,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材料,以加强基础。

(四)实训结果检验方法需改进

针对工作任务检验周期较长的问题,应遵循企业新品投放市场时,测试试销效果的方法,与企业合作,科学选取样本,联合开发出测试周期较短的测试方法。

综上,在《网店美工》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校企携手,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学情的课程,注意思政元素在各教学单元的体现。校企双导师要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利用电子商务知识与公共政策教育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大国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网店电商课程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海峡姐妹(2016年9期)2016-02-27 15:22:06
退QQ群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
网店“卖”毕业生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