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本文涉及工程标段下穿铁路,左右幅下穿的形式不一样,其中左幅的下穿形式为路基形式,右幅的下穿形式为连续梁桥下穿。本桥梁宽度为9.2m,桥梁下部结构为桩基础+盖梁,桩基直径为1.2m,盖梁设置在桩顶,盖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7m、1.7m和2.3m。桥梁主梁建筑形式为单箱单室截面,箱梁跨中位置的顶板的厚度为0.25m,并由梁端向跨中横隔板附近,顶板的厚度从0.25m增至0.3m,变化规律为线性变化;箱梁跨中位置的腹板厚度为0.3m,并由梁端向跨中横隔板附近,腹板厚度由0.3m增至0.6m,变化规律为线形变化。在每一个连续梁跨中位置都设置一道跨中横隔板,厚度为0.2m,边跨端部的位置需要设置横梁,横梁厚度为1.2m,中跨端部的位置也要设置厚横梁,厚度为2m。
本文项目的桩基共有10根,桩基直径为1.2m,因为与铁路线路距离较近,应用旋挖钻成孔的方式对桩基进行施工,应用汽车吊下放钢筋笼,应用泵车对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筑。在对桩基进行施工时,注意尽可能降低施工过程对铁路线路所造成的影响,将施工时产生的弃土堆放到指定位置,对桩基施工泥浆池做好防渗防漏处理。完成桩基施工后,破除桩头,然后就可以施工盖梁及桥台。
1)支架搭设。应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制作满堂支架。满堂支架系统主要由支架基础、支架底座、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架顶托4部分构成。基础施工:清理施工场地的浮土,搭设支架,在搭设支架的时候,注意综合考虑支架配杆以及梁底标高确定地面标高,将场地推平,充分压实。支架搭设:在安装支架时,将立杆设置在垫板中心,扣紧各个扣件,提高立杆连接的牢固性。在搭接斜杆的时候,控制斜杆的搭接长度必须超过1m,另外,还要注意支架顶托伸出长度必须小于30cm,应用U形托托住顶托,避免托梁发生脱落。底侧模安装:完成顶托的安装施工后,沿着纵向安装方木作为主梁。应用厚度为1.8m的竹胶板作为底模,在安装施工前,应用全站仪对箱梁底板的变现进行放样,底模两侧各边都需要较箱梁底板边线宽5~10cm,方便后续侧模的固定
2)钢筋制作绑扎。待箱梁底板模板完全铺设好之前,在施工现场完成钢筋的制作,然后应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将其运输到施工位置,并应用起重设备起吊钢筋,在底模上完成绑扎。
3)内模安装。完成箱梁底板、腹板钢筋的安装操作后,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就可以安装内膜[1]。内模模板应用厚度为1.8cm的优质竹胶板制作。应用脚手管系统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其一共分为3层,每一层的间距为50cm,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内膜示意图
4)底腹板混凝土浇筑。应用水平斜向分层的方式浇筑腹板,控制每一层的浇筑厚度不能超过30cm,两侧腹板浇筑时,注意对称浇筑。浇筑时按照从低端向高端的方向连续浇筑,浇筑接近高端的时候,为防止两端的混凝土出现不密实的问题,注意从另外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
5)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超过95%设计强度后,就可以浇筑顶板混凝土,对腹板和顶板连接位置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然后对顶板混凝土进行润湿处理。浇筑时,注意控制好混凝土顶面的标高,完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对顶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深度控制在1~2mm。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保证养护时间必须超过7d。
1)桥墩蹲身的位移、沉降、倾斜以及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的监测是主要内容。通过水准仪+测微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监测工作,在进行倾斜监测的时候,运用固定式倾斜仪搭配读数仪进行监测,位移监测则采用全站仪搭配反光贴片展开检测[2]。
2)监测当中的预警值与控制值。对于铁路而言,其对桥梁沉降的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常规的地表沉降控制以及预警数值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和此处桥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施工单位会与铁路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确立统一的标准,如表1所示。其中分别展现了监测值的变化规律,然后结合桥墩在加固时期的监测数值进行综合的判断。
表1 监测控制值与预警值
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基本性能之一,抗拉强度及变形是混凝土破坏机理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开裂、变形及耐久性。应变计的监测可以了解结构的变形情况,并通过结构体的计算得出结构体应力。通过应变计采集的数据可由式(1)计算得出:
式中,a为混凝土应力;E为混凝土弹性模量,MPa;ε为混凝土应变,MPa。
根据应变计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式(2)计算:
式中,F为轴力,kN/m;E为钢管弹性模量,MPa;ε为钢管应变,MPa;A为钢管截面积,m2。
将所采集到的应变数据进行温度修正,基准定为浇筑完成后的第一次应变测得数据,将应变数据与基准数值相减即得出梁体的真实应变,并结合式(1)计算出箱梁各测点应力,如图2所示。
图2 实测1顶底板应力变化图
由图2可看出,在钢浇筑完成时顶底板的受力较小,底板受压应力较小,顶板受较小拉应力,平均为-0.07MPa;在腹板张拉预应力钢筋完工后,箱梁开始承受全截面的压应力,顶板为2.35MPa,底板为2.62MPa;在底板及顶板张拉完预应力钢筋后,顶板压应力小于底板,箱梁开始呈现上拱状态,此时碗扣支架不受力,在拆除支架后截面的顶底板有微小的应力变化,顶板压应力为4.39MPa,底板为8.80MPa,可知计算值与变化规律大体一致。
碗扣支架钢管应力监测:碗扣支架钢管采用外贴式应变计,安设位置为各跨距支座1/16跨出,共有6个控制截面,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选取一个截面进行分析。将截面所测得的应变值根据式;(2)计算即可得到钢管轴力值,但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可知,对于永久荷载的计算,除了梁体质量还包括钢筋、模板及支架的质量。可变荷载则为施工人员及机器的荷载。因此,计算值还应加上以下荷载值:24kN/m2的预应力钢束质量、0.5kN/m2的模板质量、1.0kN/m2的施工人员及机器荷载作为计算的修正值。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出图3。
图3 计算与轴力监测图
通过图3可知,在开始浇筑梁体时碗扣式支架的受力较为均匀。当预应力进行张拉时,梁体的跨中会产生上拱,导致碗口支架与梁体脱离,不承受力的作用,碗扣支架的受力也发生变化。在墩的周围支架轴力增大,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本文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计算值做对比的方法,得出箱梁的应力以及碗扣支架的受力变化,得出下列结论:(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应力监测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2)碗口支架应力监测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3)在开始浇筑时碗扣支架的受力较为均匀;(4)在张拉预应力钢束时,会使梁体及碗扣支架应力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认真监测,分析梁体的受力情况,确保梁体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