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让微生物变“懒汉”

2021-03-18 09:40:15
科学大观园 2021年6期
关键词:胞外酶残体懒汉

全球一半以上的土壤有機碳贮存在深度超过30cm的底层土壤中,底层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焦点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晓娟团队利用青藏高原海北站的长期增温控水实验平台,结合添加13C标记凋落物的土壤培养实验,揭示了增温和干旱对高寒草地底层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研究人员通过微生物活体和残体标志物13C与胞外酶活性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5年的增温和干旱处理显著抑制了底层土壤中有机氮水解酶的活性,降低了无机氮素的可利用性,从而增强了微生物氮限制。

通过以上影响,增温和干旱处理进一步抑制了底层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及植物凋落物的矿化能力,降低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和残体积累效率,但对表层土壤微生物过程没有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温和干旱条件下,高寒草地底层土壤微生物变得“又懒又低效”。由于增温提高了该地区高寒草地的地下生产力,因此增加的植物根系输入和减弱的微生物活性都有利于底层土壤碳库积累。

◎ 来源|科学网

猜你喜欢
胞外酶残体懒汉
根系分泌物对根际激发效应影响的生物机制研究进展
甲状腺残体的特征及其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土壤学报(2021年4期)2021-09-10 03:45:40
两个懒汉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分红式扶贫”应避免“养懒汉”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44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抗霉能力及胞外酶活性变化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醋糟栽培对杏鲍菇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方式提取杏鲍菇菌丝胞外酶的比较分析
懒汉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