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习服疗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18 01:55:34宗桃梅李其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习服突发性耳聋

宗桃梅,李其银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此病患者常合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鸣。据统计,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的发生率约为70%[2]。长期耳鸣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严重时可影响其睡眠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的特效药。应尽早对此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其听力损伤[3]。本文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耳鸣习服疗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104 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临床表现符合《五官科规范化诊疗》中关于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的诊断标准;2)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和血生化检查被确诊患有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3)病程<15 d ;4)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有中耳炎或先天性耳道畸形;3)患有陈旧性耳鸣、客观性耳鸣或血管性耳鸣;4)合并有内分泌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5)近期内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将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试验组。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性29 例,女性23 例;其年龄为26 ~65 岁,平均年龄(44.8±17.4)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30 例,女性22 例;其年龄为25 ~66 岁,平均年龄(45.2±17.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是:1)让患者口服甲钴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24,由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进行治疗,0.5 mg/次,3 次/d。2)在患者耳后筛区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234,由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mg/ 次)和利多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3138,由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 mg/ 次),每隔2 d 注射1 次。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耳鸣习服治疗,方法如下:1)心理疏导。有研究指出,耳鸣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4]。因此,医生应详细地向患者讲解诱发耳鸣的原因,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各项问题。嘱咐患者应主动接触有声环境。例如倾听自然界的声音或收听广播节目等。引导患者尽快适应、习惯耳鸣,告知其可将耳鸣当作风吹声、火车轰鸣声等。避免向患者传递负面信息。例如“耳鸣难以治愈”等。告知患者耳鸣是一种心身疾病,并向其强调积极控制消极情绪的重要性。嘱咐患者注意避免接触噪音或使用奎宁等耳毒性药物。2)不全掩蔽(用低强度宽带噪声掩蔽耳鸣)。采用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与其耳鸣音调相匹配的声音充当掩蔽声。调节掩蔽声的强度,以患者刚好听不到耳鸣为宜。将掩蔽声下载到患者的手机中,指导其每天播放手机中的掩蔽声进行治疗,30 ~60 min/ 次,每天3 ~4 次。3)松弛训练。耳鸣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其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应指导患者通过进行放松训练来缓解身心疲乏。具体的训练方法是: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闭眼。然后让其按照头部→额部→面部→上下肢→胸部的顺序逐步放松全身肌肉,每天训练1 ~3 次。4)注意力转移。告知患者每次感到耳鸣时,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例如打游戏、看电视、看小说等。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采用耳鸣评价量表(TEQ)对两组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的评价内容包括耳鸣响度、持续时间、睡眠影响、情绪影响、专注度影响和总体感受。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耳鸣症状越严重。根据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TEQ 评分的变化情况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TEQ 评分下降80% 以上)、改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TEQ评分下降50%~80%)和无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未改善,其TEQ 评分下降不足50%)。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2)生活影响。采用耳鸣烦躁级量化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烦躁症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烦躁症状越严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8%)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46%),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烦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烦躁症状的评分、PSQI 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烦躁症状的评分、PSQI 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患者烦躁症状的评分、PSQI 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烦躁症状评分及PSQI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烦躁症状评分及PSQI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烦躁症状的评分 PSQ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比较组 52 10.75±3.26 6.47±2.58 15.18±4.33 8.93±3.61试验组 52 10.81±3.34 3.19±1.83 15.14±4.36 4.52±2.87 t 值 0.093 7.478 0.047 6.896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常合并有耳鸣。有研究指出,治疗耳鸣的效果与患者就诊是否及时密切相关。此病患者应在发病后1 周内接受治疗。在发病15 d 后接受治疗的此病患者预后通常较差[5]。目前,临床上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发展与中枢抑制密切相关[6-7]。近年来,耳鸣习服疗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讨此疗法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 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其烦躁症状的评分、PSQI 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比较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实施耳鸣习服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轻其耳鸣的症状,缓解其烦躁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习服突发性耳聋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模拟条件下热习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评估
武警医学(2021年7期)2021-03-06 03:03:57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的治疗作用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噪声习服对听觉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