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芸
摘 要: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一定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累。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上课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学生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就一定要重视课堂学习,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案,制定与时代教育发展轨迹相契合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通过调查发现,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遗留下来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课堂的主体,不论是在老师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是需要二者共同警惕的,也是需要二者不断改变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效性;教学方案
数学这门科目是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重点学习科目之一。小学数学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算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年级较高的时候,会学到一些有关几何图形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一小部分同学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题目,会感到得心应手,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同学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同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在课上能够达到高效听课的水平。但是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不愿意在课上充分提升注意力。可想而知,这部分同学数学成绩比较差。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师对学生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不论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是学生在课上听讲情况,都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缺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这样的评价方式适合传统以往的教学课堂,但是目前新时代教育背景发生了不断的变化,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让学生从全方位提升自己。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传统以往的评价方式暴露出了问题,学生仅仅是听取老师对自身的评价,但是忽略了其他学生对于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了主见,这不利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1.2作业布置形式缺乏多样化
大部分的教师都有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作业的布置,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对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拿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新的知识,同时,在讲解完毕之后,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其中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完成以及配套练习册完成。在老师讲解完有关计算的章节后,老师会提前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固定的计算作业,让学生通过增加做题的数量来达到高效率做题的目的。这样的作业不是形式缺乏多样化,很难调动起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大数的认识,这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的读出大数。老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完具体的学习要点之后,为学生布置一系列的数学作业。为了让学生认识1到1亿之内的数字,可以让学生结合教辅书籍,完成课后所涉及的练习题,并且借助练习册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老师在这部分布置的作业主要是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一些多样化作业的设置。
1.3教师教学策略过于老旧
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往往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策略相對于新时代的教学课堂来说是比较老旧的,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会下降,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愿意进行充分的吸收理解。伴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教学设备的不断发展,还有一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群体,不能够充分地使用电子教学设备,这给教学带来了不便。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自身跟上新时代教学的脚步。
1.4老师和学生课堂互动较少
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教师面临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本来就较短的教学时间,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课堂上和学生的互动较少,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大部分的时间主要用于新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同时,有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不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久而久之,就导致这部分同学的数学知识积累较少。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课上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帮助。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教学方案
2.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自己的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接受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其他学生评价、学生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这三种方式相结合。采用这样多元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更加真实的水平,也能够根据老师和学生所给的建议,不断查漏,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减轻负担和压力,只有不断的正视自身,才能够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作业布置由单一转化为多元化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老师可以将传统以往的作业布置由单一转化为多元。在保留一定书面作业的基础上,也要增加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充分运用上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在整个的实践过程当中,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充分调动。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对于老师在上课讲解的一些重难点,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的吸收理解。
2.3借助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教学设备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越来越普及。老师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在课上充分调动起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借助微课辅助课堂教学。受传统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在课上主要是以口述的方式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也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理解,但是目前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借助互联网电子教学设备,搜索一些与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有关的微课教学视频。采用微课教学辅助教学的方式,在上课之前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看。微课教学视频,通过特殊的剪辑,语言风趣幽默,其中包含着很多新时代的教学元素,这是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教学视频当中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更方便学生的课堂学习。
2.4课堂开展趣味小游戏
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趣味小游戏。一般老师在前半节课会将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给学生进行逐一讲解。后半节课的主要时间,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的记忆,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上开展趣味的小游戏比拼。趣味游戏采用积分制,哪个组的积分最高就可以获得老师提前准备的精美小礼物一份。教师提前设置一些游戏奖励,也可以充分的激励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当中来。在整个的游戏过程当中,可以拉近学生之的距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教学减轻压力。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倍的认识这节内容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小组趣味比拼,老师提前设置一个数,让每个小组进行趣味数字接龙,以接龙的形式说出这个数的倍数,哪个小组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说出这个数最多的倍数就可以获得最终游戏的胜利。在整个的游戏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积极影响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案,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更愿意在课堂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对于在课上不理解的地方,愿意及时向老师反映,可以充分达到查漏补缺,弥补学生自身学习不足之处的目的。同时,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增加一些趣味的游戏比拼,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来。
【结束语】
教师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上达到高效学习目的,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弥补以前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李平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0):61-63.
[2]林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70):64-66.
28735017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