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阳市人社局坚持把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工增收致富、促进就业大局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全市农民工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关于2020年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的通报中,德阳市获得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市称号,中江县、罗江区、绵竹市分别获得转移就业工作、返乡创业工作、维权救助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精准送岗,助力转移就业。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数字平台经济促就业助脱贫行动”等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74场次,提供岗位5.5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2043人;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70余场,提供岗位6万余个。在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一站式”专车专列服务,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确保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分别与成都市、浙江省温州市、重庆市渝北区签订《成德眉资区域劳务合作协议》《跨省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备忘录)》《四川省德阳市、重庆市渝北区推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组织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到成都平原经济区、东部沿海等地务工。
精准培训,促进稳定就业。坚持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大力实施以劳务品牌和返乡下乡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强化现代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2020年,开展扶贫专班、送培训下乡122期,培训3112人。开通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网络培训平台德阳分院,免费为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提供包含81个专业包、1470个课件的线上培训。
精准设岗,实现兜底就业。依托全市现有的29个就业援助基地、114 个就业扶贫基地、143个就业扶贫示范村,累计吸纳和促进3.3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在乡镇、村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1.4万余个,安置1.3万余名贫困劳动者就业。
创业巡诊进园区。
精准扶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二十四条”措施,加大返乡创业人员的服务、指导、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倍增效应。2020年,全市返乡下乡创业农民工累计达1.61万人,返乡创办企业13593个,实现总产值235.82亿元,吸纳就业36.68万人;共为1277名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发放创业补贴1065.4万元;为736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和38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87万元。
精准奖补,协同推进就业。制定《德阳市创建新型灵活就业引领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从事居家、服务、经营、网络平台和综合这五类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0人至50人以上的,按每月200元/人、每个项目一年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给予项目创建单位补贴,切实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组织引导和带动,多渠道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中江县对连续务工1年以上和2年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分别按750元/人和850元/人的标准兑现务工奖补。罗江区对到省外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补贴。
精准督查,确保工作质效。开展为期10个月的就业扶贫督导工作,印发《德阳市就业扶贫督导工作方案》,抽调24名骨干力量组成督导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全市就业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确保所有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