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琴
摘 要:文物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先人留下了丰富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于身处21世纪的我们来说,保护文化遗产等同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文物保护的重要使命。现阶段我国大力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发展成果。文章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意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路径,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解决途径
0 引言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建立现代化的人类文明,就是依赖从以往的教训与经验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知识,正是有了那些过去存在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才有了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文物是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文物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上窥探千百年前人类的生活,才能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汲取更多有益的思想。文物保护对于延续人类文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1 现阶段博物馆文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民众对文物保护存在认知问题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也迎来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与向往,这种情况下各类文化事业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就文物保护工作来讲,民众对文物保护存在认知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首先,很多民众普遍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对文物保护有着较为浅薄的认识,错误地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部分民众严重忽略了文物对历史传承的重要影响,未能够充分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没有在心中形成正确、客观的文物保护意识,导致实际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变得十分困难。
其次,在制度方面,部分地区相关规定、条例明显缺乏民众参与的相关条目,更在程序性规定中存在着缺斤少两的现象,导致实际的可操作性不高。
最后,在文物保护的参与途径方面,尽管地方政府早已意识到民众参与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规划布局方式与民众参与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府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人们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认同感与参与感难以提升,导致实际工作开展变得十分困难。
1.2 过度追求旅游经济发展忽略文物保护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灵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敬畏文物、保护文物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可以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文物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一些地方,为发展当地经济,旅游经济逐渐变成常态化现象,甚至个别地区为了满足部分人群的喜好,在原本古韵淳朴的文物博物馆附近建设大型游乐园,导致博物馆旅游变得不伦不类。个别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惜破坏、摧毁文物古迹,大肆改建,使文物遗产的本来面目荡然无存。这些现象已经完全脱离了文物保护的初衷,使珍贵的文物逐渐被转化为可有可无的城市建设政绩,文物本身所应体现出来的尊严瞬间瓦解冰消。
2 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主要途径
从直观角度上看,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似乎一直以来都存在一定的矛盾,然而站在长期发展的宏观角度上看,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可以呈现出一种相互依托、相互推进的微妙关系。因为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基础,文物保护工作才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保障,换言之,即文物保护是一个不断花钱的过程,没有资金就谈不上文物保护。在文物保护工作的推进与落实过程中,在完善制度、加强教育、促进保护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对于地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而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契机作用。撇开文物的经济效益不谈,就文物的文化内涵价值而言,保护和开发文物可以为城市形象建设、文物品牌的良性应用带来发展机遇,在促进地方文化品位提升中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2.1 加强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事业仅依靠政府部门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成效的,民众在这之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物保护事业更需要公众参与,在科学统一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促进文物保护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继承人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尤其要注意培养未成年人的文物保护意识,这是文物保护事业的重点工作内容。除此之外,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主管部门需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从教育层面减少遗址景区的破坏文物等违法行为。攀爬文物、在文物上雕刻名字等行为的出现,均是有关部门缺乏公众教育的表现,针对攀爬文物等现象,最好能够在文物遗址附近竖立“保护文化遗址请勿攀爬”等标志、提醒语,帮助人们规范自身行为,从而有效唤醒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将意识转化为行动,营造良好的全民文物保护氛围。
2.2 提高展馆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在社会进步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文物保护工作借助新兴科技手段得以不断完善。博物馆需要结合文物的不同类型、性质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保护技术,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人才是博物馆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水平的重要前提,博物馆应积极吸收和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人才建设实现文物保护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建议博物馆加大对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文物保护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骨干人才,比如可以让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外出深造以及專题学习等,为人才提升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进行学习与借鉴,对国内外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自身在文物保护技术上得到有效提升。
博物馆需要具备优秀的文物收藏条件,借助新兴科技手段为不同类型的文物提供良好、宽敞、适合的收藏环境,使不同文物拥有更为充足的储存空间,避免空间过于狭小对文物带来的破坏性作用。还需要在文物统计工作中提升对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尤其在现阶段许多博物馆文物数量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够提高文物藏品数字化管理质量,则非常容易对后期文物接收、取放和检查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现阶段国内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工作,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比如,2021年7月,在山西博物院“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中,通过3D打印技术为游客复原了丰富精美的壁画内容,人们还可以借助AR技术通过智能手机观察壁画中的不同角色。同时山西博物院还将壁画人物中的服装纹饰图样做成立体动画,促进了游客与文物之间的双向交互。
无独有偶,首都博物馆中同样引进AR技术,游客手机扫描跪射俑,展品动画会直接显示在游客的手机屏幕中,为游客展示跪射俑从出土时的残缺状况到不断修复的整个过程。游客可以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了解文物保护知识,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可以看到,高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既能够拉近游客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多可能。
2.3 正确对待文物与经济的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文物既是历史记忆的传承载体,也体现出民族灵魂、展现出鲜明的文明特征,这是文物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文物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文物价值也变得更加鲜明。当然,文物价值并不能单纯通过金钱来衡量,更多的是精神文明價值。精神文明是现代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而文物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文明价值,本应该是一种十分纯粹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所在,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要延续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明。所以在实际文物保护过程中,政府应当出面及时制止对文物的大肆破坏、改造、重建等乱象,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使文物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发挥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监督与指导作用。为了避免地方建筑工程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冲击,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使每一项城市建筑工程在审批过程中都要彻底解决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正确看待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关系,从而迎来文物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发展。
2.4 加强博物馆事故预防的水平
事故预防水平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更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事故预防水平,首先需要提高博物馆的防火水平,尤其需要提高人力预防与技术预防水平。在人力预防方面,需要安排保卫人员进行3班轮流24小时值班,提高人力事故预防水平;在技术预防方面,需要安装先进的监控设备,做好24小时无死角监控,促进技术事故预防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对于许多文物尤其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文物来说,火灾事故会对它们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博物馆需要提高防火技术水平,通过安装火灾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报警,从而有效预防火灾对文物带来的破坏。还要在防盗窃方面加强重视与关注。近些年偷盗文物的报告虽然不多,但是也需要引起博物馆的注意,博物馆需要结合安防技术提高防盗窃水平,及时更换技术水平过于落后的安防设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监控死角尤为重要。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防雷水平,雷电危害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对文物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更可以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博物馆文保单位需要合理使用避雷器材、设备仪器,确保文物不会因为意外雷击事件受到破坏。
2.5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文物的特殊性质,实际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在提高文物保护效率和质量过程中,还要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比如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拨款,保证文物保护资金充裕。即使在现在仍有部分地方政府认为对文物保护工作投入资金相当于浪费钱,出现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些政府官员没有正确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充分了解文物的重要价值。因此,建议通过立法途径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也可以吸纳民间资本的投入。比如,可以建立文物保护社会公益基金,一方面普及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募捐等方式募集更多文物保护资金,使更多热爱历史、热爱文物的公众有机会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为之贡献力量,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文物,这些文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灵魂与精神。然而从现阶段许多地区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实际文物保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静.具有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博物馆文物保护路径研究[J].文存阅刊,2020(2):46.
[2]刘勇.具有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J].华章,2012(2):331.
[3]沈晓洁.具有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刍议[J].神州,2013(10):26.
[4]郑南.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及意义[J].华章,201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