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立法关注

2021-02-14 13:22:18黄灵
检察风云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个人信息诈骗

黄灵

上海,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历经数月审议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为红色资源传承弘扬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方案。从名录制度到联席会议,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同时,凝固红色历史,并内化涵养成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韵。

为了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和规范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建言献策,《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的决定》是上海市浦东新区首部管理措施,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加快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善治效能的重要举措。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一网通办”改革的决定》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一网通办”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便民利企,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上海市持续探索大城养老的新思路、新模式。《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自2021年3月20日起施行,其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力求养老服务工作在“法治引领”下,更加可持续、良性发展。

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单独增加了一项守门人义务,即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平台规则,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務提供者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和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2021年10月18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法律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了解,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的《医疗保障法》,目前已由国家医保局形成征求意见稿。司法部认为,医疗保障立法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种保障制度,涉及参保人员、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经办机构等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应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研究论证。

我国目前的劳动基准立法属于分散式立法体例,相关规定散见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文件中,很多规定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围绕完善工作时间、统筹休息休假、健全最低工资等方面开展了基础研究。《基本劳动标准法(草案)》拟于2022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2021年9月15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就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指出,修改该法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宁和谐环境需要的务实举措,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猜你喜欢
全国人大常委会个人信息诈骗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54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2
重磅官宣!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试点!(附重点解读)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3-12 00:00:02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让可再生能源发展更有序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绿色中国(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44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中国民政(2019年20期)2019-01-26 15:31:47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