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中提高篮球进攻布阵及防守落位的反应速度

2021-01-22 01:58:34李隆菲张亚齐
体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设计篮球

李隆菲 张亚齐

摘  要:篮球进攻布阵与防守落位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环节,在篮球运动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篮球进攻与防守反应速度的增强,能够有效促进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在篮球教学中,融入情境化设计,营造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课堂氛围,以期提高篮球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情境教学原则,分别为篮球进攻布阵和防守落位环节进行情境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篮球进攻与防守的反应速度,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篮球;进攻布阵;防守落位;情境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10-0037-03

篮球比赛中进攻布阵与防守落位环节是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的,二者皆涉及球权得与失的瞬息变化。结合当今篮球赛中的快攻与快防,忽然起动,实时的抢断球等,造就篮球激烈、高速、多变的运动特点[1],所以进攻与防守中的反应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则限定范围内,篮球比赛中进攻成功必然会转换成防守,防守成功必然会转换成进攻,已是必然规律[2]。篮球的进攻与防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其在比赛过程中地位对等,进攻与防守的合理运用都可争取整局比赛的良好时机与优势,以获取比赛中最大的攻守效益。正如美国篮坛一句名言:“不输靠防守,赢球靠进攻[3]。”篮球的进攻布阵与防守落位,需要每名队员根据自身位置不同,通过持续地移动脚步,且灵活运用各种篮球的技术和战术,进行团队密切配合,才可以掌控比赛的主动性。

体育情境化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和其他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情境以及故事情节来进行教学并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4]。即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阶段,为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情境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把知识与所应用环境相联系,并通过实践活动得到运用的过程,如此学习才会有意义。正如《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表明客观外在的物质世界会影响人的情感变化,而情感则会触动语辞的萌发,可见情境对于思维活动的重要性。

情境理论认为认知是寓身的,身体在认知中具有现实和理论双重意义;是具体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对于认知非常重要;是情境的,人类思维依赖于情境;是参与的,应将认知活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放在首位[5]。从实践出发,结合情境理论,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并将篮球认知活动与教学情境相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篮球攻守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实战能力。

一、篮球教学情境化设计原则

篮球的进攻布阵与防守落位都是指在篮球竞赛中,组成全队整体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配合的基础。篮球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攻守反应速度的提升,只有队员保持行动时间上的一致性,才能达到战术的默契与同步,这也是技战术配合灵活性的表现。篮球队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更应具备在攻守之间转换的反应速度,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控赛场的主动权。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6]。教师将学生代入到情境中,并让其以一个参与者身份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所学习的知识才更贴近生活、更有意义。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新颖性,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将所创设情境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和篮球运动规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中把握篮球运动的规律,形成对篮球运动的独特理解。当情境教学发展到情境教育时,应把“拓宽教育空间 , 追求整体效应”作为情境教育基本模式的第一条[8]。在情境教育中发展篮球运动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高速度、力量性和团体战术的配合,追求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一)提高进攻布阵反应速度的情境化教学一

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在瞬间快速组织进攻以及配合队友进攻所选的落位,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进攻的顽强意识;结合情境理论中的参与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活跃性。

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图1,10名学生分为两组,五人一组各站在篮球场中线,学生两两对立,教练C位于球场中央。教练口述十以内的数字,并立即将手中篮球原地上抛,所喊出的数字为偶数,中线左端学生立即拿球组织进攻,右端学生转变为防守方;所喊出的数字若为奇数,则中线右端学生立即拿球组织进攻,左端学生转变为防守方,一轮结束后站至原位依次循环。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反应能力,练习时间与比赛进攻时间一致,为24秒。在此情境下,学生不仅体验了运球对抗、运球躲避、运球摆脱等形式,在增强运球技术的同时,无形中也提升了运球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9]。

拓展训练:结合教学进度,教练可结合加减乘除的运算增加教学训练的难度,结合所喊数字的任意性和随机性,创设科学高效且富有乐趣的情境,强化课堂内容和氛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反应决策能力;还可让中线两端的学生各喊一个数字,根据所得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判断奇偶数,让每名学生都有课堂的参与感与集体感,提升学生课堂的自我满足感。

(二)提高进攻布阵反应速度的情境化教学二

教学目标:提高队员的灵敏性、反应时间、侧向移动能力,锻炼队员的侵略性防守能力[10],从而增强学生主动与积极防守的意识;结合情境理论中寓身性特点,充分强化学生快速移動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图2,采用围圈的队列形式,10名同学分为两组,以中点为圆心围成一个圆,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报数并围绕圆心慢跑,其中偶数队员为一组,奇数队员为一组(图中△为奇数,○为偶数),教练C站在圆心中央,当喊到某个数字时立即将手中的球垂直上抛,相对应的学生跑位接球并组织进攻,其对应组根据自身位置即刻转变为防守方,协同队员并相互沟通进行布防,干扰和阻止对方得分。圆形队列转动的练习形式自由且灵活,每名学生的位置都在不停变换,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防守方的主体,学生自身位置的迅速变动更能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一轮结束后恢复原位,教练可继续安排练习。在提高学生进攻反应速度的情境中,由于学生运动量较大,练习密度较高,体力消耗较多,涉及教学的时间分配,应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和课程练习分布进行合理分配。

拓展训练:教练还可充分利用场地空间,根据课程进展和实际人数将球抛掷于前场或后场,也可配合哨音和拍打节奏来调整学生的跑步速度以及方向,在有训练量的基础上提高队员迅速防守的能力和进行步伐跑位的练习,增强队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程度。

(三)提高防守落位反应速度的情境化教学一

教学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篮球意识,重点通过提高学生的感觉、观察、思维、判断的心理过程来支配自身采取合理的行动;结合情境理论中具体的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

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图3,在篮球场中央的圆内心放置一个篮球,挑选六名学生,三人一组,其中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半圆,在圆弧上保护中心的篮球,其中一组指派一名学生进行抢球,抢球学生可通过假动作、挤过和穿过等形式抢球,抢到球后与另外两名指定队员(图3中①和②)立即向球筐发起进攻。此时防守方由于突然失去球权,更能考验和增强学生的反应速度,防守方应立即补防,积极地防守和抢断,形成封堵和退守的形式。教练员在练习时间分配上,应有意识地延长学生保护球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更能考验和锻炼学生的篮球意识,篮球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传球的时机和跑位变化,与队友默契合作,增强学生参与实战的能力和信心。此形式可提高学生保护篮球以及抢断篮球的意识,强化学生脚步练习和敏捷能力,提高学生在失去球权后的反应能力。

拓展训练:教练可根据上课学生人数,适当扩大圆圈范围和参与人数,还可以有意引导保护篮球的学生闭上眼睛,促使学生利用声音来感觉和判断自身与篮球位置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空间方位能力和思维判断力,对于篮球意识的掌控有促进意义。

(四)提高防守落位反应速度的情境化教学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速度与节奏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球权瞬息变化的同时,增强主动出击的意识和运动能力。教学设计不能仅仅为练习而练习,只有在练习中渗透“技能关键点”,才能让练习更加有效;结合情境理论中情境的特点,创设符合特定练习模式的场景,完善学生篮球进攻的规范性。

教学内容和方法:如图4,10名学生分成两组,站成纵队站在中线两侧并同时面向球筐,教练C持球站于两队伍中间,待学生准备好后,教练将球以地滚球的形式向前抛出,发出信号后两名排头学生突然起动抢球,待一方持球后,协同纵队伙伴立即组织向后场发起进攻,另一队则立即防守并积极落位;若一方持球后教练哨声响起,则原本持球方原地将球向上抛起,另一方拿球成为进攻方向后场进攻,队伍后的学生根据前方两名同学状态及时变换自身状态和位置。此情境结合练习的密度和时间,进攻与防守的时间应适当缩短,以此提高教学课堂整体的练习强度和密度,在一轮进攻后恢复原位继续练习,其中学生站位依次轮换。

拓展训练:教练可根据学生体能情况和教学进度安排,适当增加或减缓抛地滚球的速度和力量,以此来增加或减少学生的反应时间;教练也可通过调整自身位置来控制球滚动的时间和距离,以此来增加或减少学生实战中的对抗时间。

二、教学评价与总结分析

篮球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也可培养竞技拼搏和团队合作意识,是全面促进人发展的有效方式。情境教学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既符合学习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并且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能充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体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练习手段应和球类运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依据情境理论创设的练习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进攻与防守的积极布阵与落位,通过特定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所获得的练习更好地运用于比赛中。

参考文献:

[1]杨鹏飞,柳建庆,于志华.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7(10).

[2]刘革,吴庆麟.情境认知理论的三大流派及争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2,32(01).

[3]王守恒,张跃华,魏伟.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4(03).

[4]戴苹苹,汪启兴.试论篮球防守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01).

[5]张成.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04).

[6]刘玉林,张勇.论现代篮球防守的观念和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報,2004,39(11).

[7]李吉林.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7,38(03).

[8]王以帅,周珂.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篮球教学情境化实施策略[J].体育教学,2020,40(10).

[9]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30(03).

[10]杨光,张春燕.篮球防守技战术的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10).

(1.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475001)

(2.河南濮阳市濮上实验学校  457099)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设计篮球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浅议小班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3期)2016-11-19 17:11:35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