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Lord
Plex是一套媒体播放器及媒体服务器软件,由PlexMediaServer和PlexMediaPlayer组成,主要功能是存储+索引+转码+在线播放。其中PlexMediaServer不是简单地存储和分类影音文件,它还能分析影片的信息从而从IMDB等数据库补全影片介绍等信息,进行索引以方便搜索。Plex可用于Windows、Android、Linux、MacOS、FreeBSD和XBox、PS与各种TV,树莓派等,可以说是全平台通吃,甚至与Bitcasa、Box和Dropbox等云服务兼容。它还支持在线格式转换,支持将视频、音乐等各类文件转化为流至移动设备、智能电视和电子媒体播放器上。
最直观的理解,Plex可以归纳、整理媒体影音文件,并且以海报墙形式展示(而不是纯文件形式),同时支持串流播放,可以“输出”给其他设备,而且只要你的Plex服务器端性能足够(尤其是GPU硬解码),无论你的客户端是否支持视频的编码格式,都可以无障碍的播放。甚至在购买了会员权益后,还可以跨越局域网,成为随身的影音库(图2)。
简单说,Plex的组成部分就是服务器端+客户端的组合,服务器端支持多种操作系统,诸如Windows、Linux、Linux派生系统、乃至Docker(跨系统)都支持。打开官网https://www.plex.tv/downloads/可以看到诸多服务器端的安装下载(图8),Windows服务器端安装这里就不再着墨,绝大部分的NAS系统(Linux派生系统)也都是图形化安装(图9),这里也不再多提,大家按照向导安装即可。
而在Linux下, 这里以Ubuntu为例,我们首先要检查系统是否为最新,打开终端,输入如下命令(注:所有命令中注意空格):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是独特的存在,它不仅仅是影音平台,而且由于其高度的扩展性,甚至可以成为Plex、Emby、Jellyfin的“载体”,通过插件形式可以将其纳入Kodi之中使用,“既竞争又合作”非常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Kodi是全免费的,但是它又和其余三者略有差异;而后三者,Jelly f in是完全免费的,但是无论功能还是性能,也恰好是最差的;Plex和Emby收费各有差异(图6),但是就笔者的实际使用感受P l e x在性能(尤其硬解码串流)和功能上(海报匹配等),都强于Emby。
对比它们的费用及功能差异(图7),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这里就不多着墨了。
默认情况下,Plex的服务端为该电脑的IP地址+端口号32400,所以在浏览时候可以在获知自己服务器端电脑IP地址后,输入诸如192.168.1.1:32400这样的地址登录Plex服务端,注意中间的冒号为英文半角。登入网页首先提示要登录Plex账号或者注册一个,依照提示进行注册登记即可(图10)。注册成功并登陆后,客户端部分可以直接使用账号+密码来登入并浏览Plex服务器端的媒体内容(注:但是需要拥有公网IP,并且在路由器设置端口转发),不需要繁杂的IP输入等操作,非常方便。
向导界面(图11)可以选择跳过,然后进行全自定义设置,也可以跟着操作,笔者建议第一次安装使用Plex的用户还是跟随向导指示为宜。
首先是設置服务器名称,这样方便管理查看,名称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定义,包括使用中文(图12)。
下一步就是添加资料库(图13),这个步骤就是定位视频、影音文件的目录,方便行成海报墙。
选择要添加的媒体内容类型,比如点击“电影”然后点击下一步继续操作(图14)。
此时,点击“浏览媒体文件夹”来添加文件目录(图15)。
选择目录内容,找到目标文件夹进行添加,尽量指向更为明确的子目录(图16),这样方便建立索引资料库。
完成后Plex将自动扫描文件夹下的媒体资料内容,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时间长短(图17),内容越多所需时间也越多,所以保持耐心等待即可。
设置完成后我们将正式进入Plex服务器端的页面(图18),不要着急使用,先点击右上方的扳手图标进行进一步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