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2021-01-19 04:03:44王晓辉
全科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重儿早产儿发育

王晓辉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新生儿出生时体重<1 500 g,与足月正常体重儿相比,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常合并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全,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2]。近年随着围产期医学发展及儿科重症监护技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的患儿大部分存在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障碍[3-4]。研究指出,极低出生体重儿远期预后除了与院内治疗有关,还与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技能及发育支持有关,因此提高产妇护理照顾技能将有助于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远期预后[5]。床旁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一对一”床旁护理指导将有助于提高其新生儿护理照顾技能,从而满足新生儿院外护理需求,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6-7]。因此,本研究将探讨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旨在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胎龄<37周;出生体重< 1 500 g;②为单胎妊娠;③生命体征平稳,出院时可经口足量喂养;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遗传性代谢疾病;②先天性胃肠道畸形;③合并严重呼吸道疾病,如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④需要机械呼吸支持或合并颅内出血患儿;⑤住院期间死亡或中途转院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儿男28例,女27例;出生胎龄(34.2±2.2)周;出生体重(1 212.55±32.36)g;出生5 min阿氏评分(7.25±1.10)分;产妇分娩年龄22~42(28.9±2.2)岁;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20例,专科或以上10例。对照组患儿男30例,女25例;出生胎龄(34.8±2.6)周;出生体重(1211.98±31.98)g;出生5min阿氏评分(7.28±1.12)分;产妇分娩年龄22~42(28.5±2.7)岁;产妇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5例,高中18例,专科或以上14例。两组患儿及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行早产儿常规性护理干预,包括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发育支持护理等。每天记录患儿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状况、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并给予吸氧、抗感染等护理支持,产妇及家属不参与患儿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①床旁健康宣教:产妇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其详细介绍产科环境、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及设备情况,使产妇对分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及了解。分娩后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知识、护理知识、可能存在的后遗症、远期预后情况及康复护理训练指导等。②床旁口腔运动干预: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对患儿进行口腔按摩刺激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刺激包括颊部C型伸展(每侧颊部2次,每次30 s)、碾动嘴唇(上下唇各1次,每次30 s)、嘴唇伸展(上下唇各1次,每次30 s)、牙龈按摩(2次,每次30 s)、舌中叶和腭按摩(2次,每次30 s)、诱发吸吮等。③床旁抚触指导:由责任护士在床旁对患儿进行抚触操作,产妇在旁观看学习,责任护士边为患儿进行抚触边教产妇抚触步骤及注意事项。抚触前将室内温度调节为30~34 ℃ ,湿度为55%~60%,同时为患儿播放旋律优美的摇篮曲,边抚触边让患儿聆听音乐。抚触前护士用强生润肤油润滑双手后对早产儿进行抚触,抚触时早产儿全身裸露,护士不断与婴儿进行交流,并采用温柔、友爱的语气对早产儿说“宝宝,我爱你”。抚触顺序按头部、胸部、腹部、四肢、手掌、足底、背部进行操作,采用的手法有搓揉、横推、竖推,力度尽量轻柔,每个部位重复10次,抚触过程中应密切留意早产儿表情,对于异常表现或哭闹的患儿应停止操作。④床旁智护指导:由责任护士于床旁告知产妇早产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智能训练内容,如0~1个月对患儿进行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及听视觉联合训练;1~3个月对患儿实施追视训练、触觉训练、交往训练、循声训练;4~6个月时对患儿进行逗笑游戏、注视寻找训练、看图说话训练、主动抓握训练等,并将智能训练内容制成手册,发放给产妇,让产妇居家期间对患儿实施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产妇护理技能:应用自行设计的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口腔运动干预、抚触、床旁智护指导评分,每项评分为0~5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水平越高。②体格发育:记录两组患儿出生时及出生42 d后头围增长、身长增长、体重增加情况。③智能发育:记录两组干预3个月、6个月采用科学研究所及儿童发展中心(CDCC)[8]共同编制的CDCC智能发育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

2 结果

表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护理技能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出生42 d后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MDI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PDI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极低体重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存活患儿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日后生活质量[9]。研究指出,对极低体重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儿神经功能,促进患儿远期预后[10]。因此,提高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将有助于患儿出院后获得持续质量护理提高,从而改善患儿预后。床旁一对一指导属于人性化护理,由责任护士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指导及现场示范操作,使产妇及其家属充分掌握极低体重早产儿护理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早产儿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11-12]。本研究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实施床旁一对一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口腔运动干预、抚触、床旁智护指导等方面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床旁一对一指导能有效提高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这可能由于责任护士对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时边操作边指导产妇从旁观看护理技巧,并从旁纠正产妇护理不到位的操作,让产妇掌握更多早产儿护理技能[13-14]。

婴幼儿时期是患儿体格及智能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尤其在患儿0~1岁时进行干预可起到良好的效果[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出生42 d后头围、身长、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床旁一对一护理指导能有效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这可能由于:①床旁护理指导中口腔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口腔肌肉敏感性,增加患儿口腔周围肌肉强度及运动范围,增强口腔运动组织能力,促进患儿口腔反射行为,提高患儿吸吮能力,实施营养性吸吮,从而促进患儿生长发育[16-17]。②抚触可促进患儿新陈代谢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并能改善患儿胃肠功能,有利于患儿营养吸收,从而促进患儿生长发育[18]。皮肤亲密接触,可刺激皮肤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质,促进神经递质分泌,从而刺激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患儿能量摄入,从而促进患儿生长发育[19]。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干预3个月、6个月后MDI评分、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能有效改善患儿智能发育。考虑可能由于0~3岁是患儿大脑发育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对婴幼儿进行脑功能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改善有重要的作用,且早期大脑具备良好的代偿性及重组能力,因此在这段时间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将有助于受损神经细胞修复或有利于新生细胞重建脑部功能,促进脑代偿功能发育[20]。因此,对早产儿实施智能训练可重塑患儿脑细胞,改善患儿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可提高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从而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

猜你喜欢
体重儿早产儿发育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中华家教(2018年7期)2018-08-01 06:32:38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咖啡因与低体重儿
女士(2015年6期)2015-05-30 20:22:32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4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