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违”的成因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7 17:12:15赵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问题

赵琳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部分群众不知法不懂法,为提升居住质量或获取更多经济收益,未按照国家规定,私自占有土地资源,建设未经批准的建筑,致使人民利益受到损害。上述问题制约着社会发展,合理解决能够保障社会安定。基于此,本文对两违问题出现的成因和现存问题进行论述,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提升群众法律意识,杜绝违法行为。

关键词:两违;整治工作;问题

前言

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由于两违问题会影响建筑质量,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广受社会关注。但考虑到两违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且管控难度较大,故而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解决方案,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一、两违的成因

所谓两违就是指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其出现的原因如下:

(一)追求利益

相关人员受利益驱使,出现边缘化行为,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私利,损伤国家利益和共有利益。其原因在于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收益,并且可以规避审批流程,受利益驱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其趋之若鹜。

(二)法律意识淡薄

两违建设者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不懂法,无视国土管理法规和相关法律要求,只看中眼前利益,利用打游击的方式,避免国家检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施工建设。如果相关人员知法懂法守法,就不会产生这种边缘化行为,也正是因为法不责众,所以相关违法建设行为始终无法得到完美管理。

(三)监管难度较大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其本身周期极短,并且出现边缘化行为的工作人员都在审核部门,有一定职位,所以能以能够提前得到检查信息,敌再暗我在明很难找到违法行为的把柄,致使违法建筑难以快速治理,而且这类问题一旦出现,涉及的人数众多,并且官官相护等问题十分严重,支持很多共有程序无法快速落实,中间会有管理人员加以干涉。

(四)传统思想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时期,其管理力度较差,很多违法行为没有第一时间纠正,致使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没有认同感,他们认为只有杀人放火才是严重的违法事件,其他的都可以通过方法进行逃避。致使违法行为不断滋生,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详细来说,两违事件发生后,首先会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失去源动力,其危害的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利益,更多的也是在浪费土地资源,缩小城市发展空间,很多有意义的功能性强的建筑无法在合适的位置建设,致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以牺牲发展潜力换取违法企業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违章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不够稳定,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审核,在经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又因为违法建筑,其本身难以究其源头,所以即便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快速的溯源,群众赔偿问题难以解决,人身安全也始终得不到保障。

二、现存问题

(一)任务量繁重

现阶段,很多地区的建筑规模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不断扩大,虽说大部分建筑群不会集体采取两违的方式进行建造,可仍然会有大部分不法分子为追求利益,选择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建筑工程,利用两违的方式进行建设,截止至今,经过司法人员审核发现,现很多工程中八成以上都是违章建筑,其内部结构复杂,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涉案人员较多,因此难以稳定管控。我国政府机关也在前些年出台相关规定,力求加大违法建筑的整治力度,减少违法行为出现的频率,但截止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面积在使用两违的方式建造不合法不合理,只有建设速度达到预期指标,质量和实用性都难以通过国家审核,并且这些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二)工作体制不足

现阶段,相关单位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积累经验,对现行的工作体系进行积极优化,但事实上,工作人员因为证据不足或不愿意徒增过多的工作量,选择无视部分违法行为,最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类:

1. 宣传不够深入

因为两违建筑本身涉及面很广,规模较大,在实际生活中,除违法者本身以外,很多审核部门也会出现边缘化行为,致使法律法规无法通过人为传递的手段,快速深入地向群众普及,部分管理人员会出现变化行为,忽视群众法律意识建设工作,致使大部分群众仍然不明确违法建设的危害性,土地资源使用的流程和法律内容。

2. 工作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会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直观影响,所以需要多部门联动工作,例如国土资源规划局,城建管理部门和公安,工商等等,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其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大量的工作任务,并且群众的日常生活都和上述几个部门息息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抽调过多的人力来进行两违工作治理。

基于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想出一种增强工作联动性的方法,将责任分化,让每一个部门负责一项工作内容,避免出现问题时无法快速溯源,导致时间浪费。另外,自我国政策实行以来,对两违问题的注意逐渐加重,但因为现阶段管理程序复杂,很难实时地对数据进行审核,这就导致很多行为没有足够健全的参考信息,致使明确需要拆除的设备,也会因为证据不足而持续存在[1]。

三、优化方向

(一)提升工作效率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因为其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两违问题频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随之激增。基于此,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审核流程,要求所有的施工诉求都必须要递交申请文书,经过审核部门实地勘察,精准审核确保其各项工艺稳定,手续齐全后,方可审批开展相关工作。其次,政府机关也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工作人员对各地区两违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建设速度和实用性,帮助国家完善审核力度,避免群众受利益驱使产生不法行为。

(二)完善工作体制

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对传统的工作体系进行优化,解决管控不严谨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因为两违建筑并不只是在建筑行业中出现,部分商家为提升生产规模,都会积极建设附属建筑,为逃避国家税务会选择违法手段。这类问题会在行业内部寓言一列,使得很多工作人员趋之若鹜,不知法不懂法的工作人员会盲目的进行违法建设,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流程出现不合理现象。其次,现有的工作机制会因为国土资源难以妥善调查,导致管控出现难点,为此工作人员需要联合多部门执行联动工作,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提升工作联动性,合理分化责任,当出现问题时快速溯源。另外,我国政策的落实以来,两违问题因为其社会危害性不高,并且管控难度较大,致使法律法规难以妥善维护,很多行为没有妥善管制,致使行业风气受到影响。

(三)完善人员配置

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引进全能型人才,提升招收门槛,除专业能力以外,还要考核人员的社会责任心和突发状况应变能力。另外,要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对季度内先进的个人或群体进行表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玩忽职守不认真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为其他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最终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两违问题社会危害性极高,放任不管会导致社会执法风气偏移,不法行为难以得到管理,人民对政府机关失去信任,制约社会发展。基于此,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现有工作体系的短板,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确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朱本权. "两违"的成因及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6, 17(2):2.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2:45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