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对策研究

2021-01-17 23:17:58韩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双减

韩震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多门学科于一身,是一门对孩子终身发展十分重要的学科。“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上好科学课值得广大教育者研究和思考。本文将重点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以期在全面落实“双减”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小学科学;实验对策;

引言

科学课作为一门充满乐趣与活力的学科,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如何减负提质是个深刻的问题。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动手操作的实验类课程占据大部分比重。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理解,因此,“双减”政策背景之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增强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政策,不只是减轻负担,减轻负担的前提下还要确保质量,提升效率。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还是在课堂上,所以落实“双减”政策,要以课堂为主要抓手。然而,课堂教学不能是一味的灌输课本知识,更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要强化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双减”政策实行之后,小学科学课堂需要做出重大改变,其中一个必要的改变就是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有着很强的直观性,这种学习方法更加有趣,也富含知识性。一次有效的实验教学,很多时候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更加有用,吸引力更强,学生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牢固。因此,老师应该在每节新课中都设计必要的学生实验环节,着重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发展。

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2.1重视实验设计,增强教学趣味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科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寓教于乐,这是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特性所决定了的。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基于课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实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如此方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这种热情成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内动力,激励他们自主进行实验和探究。

例如,在摆的秘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带着学生玩荡秋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会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身的亲自体验来理解课本内容。这样充满趣味性的亲身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也使科学实验课程更加生动多彩。

2.2重视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提问往往是思维产生和进步的开始,同时也是孩子积极思考的动力。小学科学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设置科学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科学原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科学实验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重视孩子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表达质疑,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疑问,让他们能够通过提问和思考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老师要从实验过程的重难点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科学的提问,并利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同时注意提问的时机,注意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实验认知。

例如,在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实验之前提问:木板和泡沫板都是可以漂浮的物体,那么他们的漂浮能力是不是一样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事先准备好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水槽、天平、砝码、勺子、塑料盒、细沙等。首先,用天平称量好两份同样质量的沙子。向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放入水中。然后,分别用勺子向两块板上添加相同重量的沙子,观察哪块板先沉入水中。可以看到,木板先沉入水中。如此一来,学生就能从实验中得出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比木板强。

2.3善用游戏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个性十分活泼,注意力通常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枯燥的教学活动上。游戏教学这种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让孩子精力更加集中,讓他们在更加快乐的氛围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所以科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游戏,实施游戏教学,让孩子的参与热情更高,以游戏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

例如,在静止和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把实验教学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结合起来,可以让班里跑得快的同学扮演警察,让跑得慢的同学扮演小偷,模拟警察抓小偷的场景进行游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警察跑得比小偷更快的时候,小偷相对警察而言就仿佛是静止的,所以会被抓住,以此来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在这样游戏化的实验中,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

2.4鼓励课外实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要求学生拥有更对的经历来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积极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小学科学教师应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拓展实验教学范围,将科学实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增加一些简单易上手好用的素材,强化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能力。课外实验要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使实验更加有趣,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内容,领会实验操作技能,提升他们的探究和反思能力。

例如,在“微生物”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验,如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把它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联系起来,以此来认知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于强化学生学习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双减”政策要求,积极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大力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助力小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智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24(1):194.doi:10.3969/j.issn.1009-0843.2018.01.180.

[2]汪正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0):77.

[3]杜春林.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19.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