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在推动自身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时,充分重视财政改革内容、财务报表体系、财务报告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作为首要目标。文章主要是就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1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1.1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虽然是以首付实现制为基础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核算仍然包括了应收应付款项等内容,在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预算资金按照操作流程已经流出国库,并形成了实际上的支出。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只能将这部分已经支出的预算资金,采取长期挂账的方式处理。比如,预缴的下一年度社会保险个人缴款部分,在旧政府会计制度中,按照要求应该将其作为其他应收款进行挂账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最终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结转数额与预算结余资金等出现了严重不符的问题。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所有与预算管理相关的现金流入都必须按照规范做收入处理,而现金流出则必须作支出处理。不仅确保了事业单位预算结转结余数额与预算结余资金始终保持一致,优化和完善了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结余的核算方式,保证了各部门年终决算报表中各项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的精准无误。
1.2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不仅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而且还将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引入到会计核算工作中,不仅确保了费用归属期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将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的实际保有数额准确无误的反映出来。随着事业单位资产核算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将旧政府会计制度下长期游离于障碍的新增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资产、保障性住房等资产全部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保证了事业单位资产账面反映净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提高了事业单位资产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规范了事业单位资产业务会计处理的流程,有效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率,为事业单位管理层制定和实施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1.3对收支核算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针对与预算相关的所有收支业务,事业单位都必须采取平行记账的方式进行处理,既要做好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分录工作,同时还应做好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分录工作。由于同一种经济业务,其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结果也会因为财务人员采用的核算原则不同,导致收支环节出现差异。比如,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财务会计必须先将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计入到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然后在计提折旧和和后期领用是确认相关费用。然而预算会计则要求相应业务发生时,财务人员必须将其全部计入到当期支出,在事业单位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出现预收款等相关业务时,财务人员必须在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和要求将其挂入预收款中,而不能将其确认为收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则要求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工作时,按照首付实现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将其确认为本期收入。财务会计与核算会计两者在记账方式存在的差异,不仅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收入与支出核算结果的有效性,精准的反映出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状况,增强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管控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调整分析
2.1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又要去,保证自身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才能达到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效果与效率的目的。首先,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风险控制、风险分析、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等内控名知识和内容,优化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全员参与风险防控的氛围,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运用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时,,必须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因为出现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事业单位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此外,事业单位还应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与处置制度、实物资产管理台账以及智能化资产管理与维护系统,才能在随时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分布与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保证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避免因为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环节出现误差,造成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
2.2做好单位各项财务衔接工作
事业单位在创新改革财务管理理念时,必须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依据,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与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现行预算会计科目的适当修改与完善,不仅有助于财务人员做各种费用与成本的归集和整理工作,而且保证了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总结分析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在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开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错误和路东,准确计算两者累计余额是否存在差额,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事业单位领导层制定事业单位发展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2.3合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
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无误是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合理运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者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检查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与否。比如,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也应该通过对财务会计收入费用表中的财务拨款收入与预算会计中的收入费用表中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数据的对比分析,,即可准确的判断出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存在误差。如果发现财务报表数据出现误差,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查找财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为财务报表数据存在误差,影响事业单位后期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其次,其次,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说,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自身的风险预知和防范能力,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4进行实际账目的定期查看
事业单位开展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核工作,实际上就是借助倒逼机制,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监管以及内控工作的力度,从根源上解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实施,控制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各种潜在風险隐患,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结束语
总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化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投入的力度,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到事业单位经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郭颖,郭锋,孙元龙.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J].财经界,2021,30:106-107.
[2]董思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建议[J].财富生活,2021,20:120-121.
[3]薛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纳税,2021,15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