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2021-01-17 23:17:58李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高校

摘要: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其能够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职工在工作时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因此,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养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对教师和学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教师队伍可以得到优化,这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存在的困难

1. 激励机制存在不均衡情况

2. 通常情况下,高校职工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和补助两部分构成[1]。高校在分配职工工资时,通常会根据教师职称发放工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即教师工资高,后勤职工工作量大、但工资低。这种不公平现象,会导致两方面负面结果的产生:①后勤职工具有消极情绪,其不能尽心尽力开展相关工作。②教师通常以学术为主,重视职称评定,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有极大忽视。这既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也不利于学校长期发展。基于此,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即激励机制应当包括教师教学成果、教学质量、科研项目和专业能力等。将多方面因素融入激励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机制所具有的作用。

3. 2.物质奖励大于精神奖励

4. 部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奖励时,一般会采取物质奖励,这种重视物质奖励轻视精神奖励的奖励方法不能够满足教师需求,也不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职业发展规划[2]。高校教师通常处于更高的精神层面,其更加注重政治地位提升和教育成果展现,但学校重视物质奖励的奖励手段会导致教师没有成就感。

5. 3.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存在不匹配情况

6.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实施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通常不能够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即高校没有重视教师个性化发展。一般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一张考核表,这既不能够充分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往往会导致教师对学校和教育工作具有不满心理,这不利于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开展[3]。

4. 忽视培训活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但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重视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对教师展开培训,这导致教师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教师会对学校产生失望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有所降低,这不利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 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激励机制主要面对的对象是教师,因此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应当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教师渴望得到晋升的意愿,并为教师创造晋升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认真。激励机制的科学应用可以促进教师良好发展,并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评定教师是否可以得到晋升时,应当尊重客观事實,不应当存在包庇行为。晋升机会一旦失去公平性,那么便会导致激励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既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也会导致教师不具有积极向上心理。这无论对教师自身而言,还是对学校发展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

2.构建完善的基础制度

竞争机制是激励机制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激励方法,其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够督促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具有比较高的教育水平。竞争机制还能有效培养教师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师实现更好的自我。薪酬理论是竞争机制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当完善基础薪酬制度,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薪酬水平应具有直接关系,教育教学能力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教师,薪资水平自然要更高一些。受到薪酬的刺激、考虑到养家糊口的压力,教师自然会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尊重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并为教师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舞台。除此之外,学校的监督部门还应当制定完善的基础监督制度,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良行为出现,而且还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正确引导,使其能够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开展管理工作。

3.奖惩制度的优化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奖惩制度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其能够促使教师更加规范自身行为。但高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教师实施惩罚制度时,应当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不仅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严格要求,还能够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在对教师进行奖励时,不应当只从物质方面进行奖励,还应当从精神方面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奖励效果。

4.充分重视以人为本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用管理机制约束教师行为,这不仅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约束力,也不利于教师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当发生改变。应当从管理机制转变成以人为本,强调教师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充分保证教师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还应当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教师能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注和认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更多努力。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还应当深入了解教师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应当加强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工作,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亚萍. 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 才智, 2020, 000(004):239-239.

[2]张波. 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运用[J]. 现代教育论坛, 2021, 4(8):3-4.

[3]詹璎子.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 2(20):2-2.

作者简介:李虹(1983-04-01) 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大连工业大学学士 、中级、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高校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9:30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7:22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4:11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8:49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