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
股份制改革正式实施后,我国石油行业发展逐渐提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内石油行业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原油作为石油企业生产业务的主要产品,其市场价格对勘探开发与生产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还会影响下游业务的成本,需要企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中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水平。
石油的市场价格对企业投入成本有直接影响,还对盈利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无论油价出现大幅上涨或者下降,均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影响财务绩效。
一方面,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的采购成本便会增加,使盈利空间被压缩,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阻碍自身生存发展。具体表现如下:作者对2008 年—2017年每月原油市场价格波动与企业利润关系进行分析发现,2008 年受原油需求增长、美联储大幅降息等因素影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从年初的92.97 美元/bbl 上涨到6 月的133.88 美元/bbl,中石化亏损288 亿元。
另一方面,当油价大幅下降时,企业盈利率受到直接影响,使财务绩效降低,经营压力随之增加。具体表现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骤降,石油的市场价格走势始终低迷,受企业员工管理费、机械维修费、设备更新费等因素影响,经营风险加大,利润空间缩小,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
据分析,油价过低或者波动幅度较大均会阻碍企业财务绩效增长,平稳合理的价格才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保障。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油价不但要相对平稳,还要处于合理的区间,才可帮助自身获取更多财务绩效。以2008 年和2014 年油价为例,这两年油价波动幅度较大,远远超过2011年与2013 年的波动幅度,中石油、中石化在2008 与2014 年的利润显著低于2011 与2013 年,这意味着油价稳定有助于财务绩效增长,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在2010—2013 年期间,油价波动较为稳定,中石油、中石化财务绩效良好,油价 分 别 为79.52 美 元/bbl、94.55 美 元/bbl、92.14 美元/bbl、97.51 美元/bbl,但两个石油企业利润却在2010 年达到最高,这说明油价过高会阻碍企业利润增长;以2015 年、2016 年和2017 年为例,三年油价分别为62.54 美 元/bbl、43.25 美 元/bbl、50.8 美 元/bbl,三个年度的中石化、中石油利润均低于2010 年,可见油价过低也不利于企业财务绩效增长,只有油价处于合理范围,才能获取利润最大值。从十年数据来看,该区间约在70—90 美元/bbl 之内。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实现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目标相吻合。但是,从更微观的角度出发,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要求国际油价波动趋势超过4%后才可进行调控,调控周期为22 天,由此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当、信息更新缓慢等问题产生。对此,我国根据石油市场经营状况与现实需求,制定合理的油价调整区间,企业可建议国家能源管理部门赋予一定的自主调价空间,避免价格滞后,优化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机制,使其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依靠市场供求决定油价目标,由此提高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
自2020 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及全球各国政府防疫举措影响,国际油价在整体回暖后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国内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直线上升。为了合理应对油价波动的风险,国内石油企业应注重与国际油气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勘探开发方面,可签订一系列合同保障双方权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此举不但可保障原油供给充足,还可有效抵御国际油价波动产生的风险。
石油技术改革创新应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落后的发展理念得到转变,不可单纯注重投入,忽视研发,否则只会使投入与产出失衡,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将技术转化为成果,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在实际运营中,石油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优化革新生产工艺,充分抵御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油价不但受全球原油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还与可采储量、成本与税费等因素相关,税费受国家政策影响无法改变,要想降低石油勘探与生产方面的风险,势必要通过创新技术的方式增加原油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由此节约探勘开采投入的成本。对此,企业可通过技术研发、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油气开采技术等方式,逐渐缩小与国外大型石油企业在开采成本和盈利水平之间的差距,获得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究油价波动背景下中石油与中石化历年的财务绩效情况可知,油价过低或波动幅度过大会对企业净利润产生显著负影响,可能导致企业股价下跌,进而影响财务绩效。对此,企业应通过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注重国际油气企业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式,合理规避石油企业面临的资本风险,提高财务绩效水平,获得更多经营效益。